|
梁楷款《布袋和尚像》 上海博物馆藏 |
|
南宋《布袋和尚图》 香雪美术馆藏 |
《宋画全集》与《元画全集》一共收录了7幅描绘布袋和尚的画作。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明州奉化人士,时号“长汀子”。他大腹便便,常以杖荷一布袋,行走市井,随处寝卧,有神通。 布袋和尚的行迹最早被记载在《宋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里,时人将其视作弥勒化身,竞图其像。据载,至少在北宋初年,布袋和尚像就已在江浙流传。南宋后期到元代,禅宗布袋图大量出现。“大系”收录的,皆为其中代表。 这些布袋图用笔洗练,元素不外乎锡杖、布袋以及一位笑容可掬的和尚。禅宗画供人膜拜,画中人一般正襟危坐,布袋和尚则不同,亲切而有幽默感,显得非常“接地气”。他所承载的儒释道混合的民间信仰成分,也正是佛教中国化和世俗化的体现。 1 宋画里的布袋和尚 收藏在日本香雪美术馆的南宋纸本水墨《布袋和尚图》,是一张“标准件”。 此布袋形象是一个笑呵呵的胖僧,袒胸露腹,荷一杖,挑一大布袋,赤脚行走。《宋画全集》图版说明介绍:“和尚上身衣饰以枯笔淡墨挥扫而成,手、足及细杆、布袋则以流畅利落又颇富节奏感的浓墨细线勾勒。对眉、眼五官也刻画得恰到好处。布袋和尚憨态可掬、滑稽可爱的形象,经画家率性随意的笔墨表现,显得栩栩如生。” 此图上方书有题赞:“主丈(杖)横挑,袋垂驴脊,丑质枯衣,人天荆棘。个样风家伎俩穷,千古万古成狼藉。大川普济敬赞。” 大川普济(1179-1253),是布袋和尚的同乡,明州奉化张氏子,在天童得道,后浮海至普陀,任观音寺住持。他精研佛法,行迹遍布浙东,著有《五灯会元》20卷,汇集禅宗各派1200多位高僧大德的“履历”,清乾隆时被编入《四库全书》,有文献意义。 此图传为南宋梁楷所绘,画幅左侧有其落款,但字迹与其他传世梁楷作品上的并不相类。作为南宋画院善画道释鬼神的知名画家,许多风格相似的减笔人物画都被挂在梁楷名下,但恐怕跟他本人没有什么关系。 比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绢本设色《布袋和尚像》,右下角也有“梁楷”款。此图中的布袋和尚“大开笑口,以手扪胸”,两眼迷离下垂,像两弯下弦月;咧嘴开口大笑,观者甚至能数清上下两排牙齿;髭须和毛发以淡墨渲染,五官挤在一起,面部描绘精细生动,笑得很有感染力。 而其衣褶纹理却以阔笔飞白刷扫,极度简练,与面部的粗细、浓淡、动静形成鲜明对比。学界认为,此图是宋画无疑,但落款并非出自梁楷之手。 2 几种不同的布袋形象 除了梁楷,另一位禅宗画家牧溪名下也有幅张布袋图。 牧溪为南宋画僧,善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其作品传入日本较多,对日本水墨画的发展影响很大。和“梁楷”款作品一样,牧溪的很多画也不能确定为其所作。 比如现藏九州国立博物馆的纸本水墨《半身布袋图》,无款印,传为牧溪作。画中布袋形象为半身特写,肥头胖耳,笑作一团。嘴型的处理和上博梁楷款的《布袋和尚像》相似。 胡须和头发用较干的淡墨,衣纹则用较浓的湿墨,而最浓的墨仅用来“点睛”。和上博的布袋图一样,这张画也是衣纹笔墨粗犷率直,五官与手指等关键部分刻画精细,可知画家深谙笔法,能将水墨浓淡和晕染规则熟练使用,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笔墨,和谐共处于同一画作。 该画上方题赞曰:“大开笑口,以手扪胸。全无些伎俩,争可在天宫?哑,罪过,我阎浮着你侬!居敬赞。”居敬,也叫简翁居敬,南宋末年禅师,曾任天童寺住持。在其任上,曾重修天童寺千佛阁,他也是元朝渡日使节一山一宁禅师的师父。 除了“笑布袋”,还有一种构图是“睡布袋”。现藏京都国立博物馆的(传)牧溪《布袋图》展示的就是布袋和尚正在酣睡的形象。 该图笔墨简淡,布局空灵。整轴画只在下半部分画了一位靠在布袋上睡觉的和尚,前方有一根禅杖,别无他物。这两张同样传为牧溪作的布袋图风格一致,常被拿来对比。 此外,在根津美术馆还藏有一张元代的《布袋蒋摩诃问答图》。故事出自昙噩在《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里的记载,说布袋与四明郡人蒋宗霸过从甚密,经常叫他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故人称“蒋摩诃”。有一天,布袋和蒋摩诃在奉化长汀溪中沐浴,蒋摩诃在给布袋擦背时,忽见其背有四目,炯然光粲,摩诃大骇,认为其是佛转世无疑。 这张图像还原的便是布袋与蒋摩诃问答的场景,符合禅宗“禅会图”明心见性的对话方式。 3 布袋图里的世俗民情 布袋和尚,有时候也会跟他人“组团”出现,比如和唐代天台山国清寺的另一位禅师“丰干”一起。 丰干是寒山、拾得的师父,据说经常在松径下骑虎往来。丰干、布袋、寒山、拾得,均属于相近时代的“散圣”,个性张扬,充满机锋。他们共同入画,东传日本,其形象在东亚禅宗一脉可谓深入人心。 京都妙心寺,藏有南宋“李确”墨款《丰干布袋图》两幅。两轴《丰干图》《布袋图》各一,同大。其中布袋左手抚腹,侧身仰天大笑。画幅上方有偃溪广闻的题赞:“荡荡行,波波走。到处去来,多少漏逗。瑶楼阁前,善财去后。草青青处,还知否?住径山偃溪黄(广)闻。” 据学者李宜蓁研究,如果说题赞前两句是针对画中布袋立姿延伸的描述,那么后一句则与布袋作为弥勒化身的身份有关。《华严经》载,善财童子为求得佛法,曾行“五十三参”,其中一位被参拜对象就是居住在楼阁里的弥勒菩萨。偃溪广闻赞文中“瑶楼阁前,善财去后”云云,便是从中产生的联想。 偃溪广闻(1189-1263),福建人,南宋高僧,曾在天童参禅,历任雪窦、育王、净慈、灵隐等寺院住持。1245年,偃溪广闻在雪窦期间,宋理宗为纪念先祖宋仁宗梦游雪窦之事,追书“应梦名山”四字颁赐雪窦寺。偃溪广闻为将皇帝御书传示千古,翌年四月,特在寺南入山之口筑亭一座,将“应梦名山”四字勒石,并写碑记一篇,以“御书亭”相称。 据查,偃溪广闻禅师住持径山兴圣万寿寺的时间在1256年至1263年,可知李确作画时间当在此时或之前,迄今亦有700余年。 在德川美术馆,也藏有一张含偃溪广闻题赞的《布袋图》,传为胡直夫所作。胡直夫,宋末元初画家,工山水、人物。此图上方题赞曰:“长汀江山汝即大士,云黄山前大士即汝。许汝换面改头,决定当来补处,只不许汝教坏人家男女。南山黄(广)闻题。” 这段题赞信息量也很大,通篇用白话。说的是长汀江上的布袋和尚,和云黄山上隐居的傅大士(另一位弥勒化身),其实是同一人物。 图像中,一小孩正倚靠在布袋上熟睡,坐在地上的布袋和尚竖膝而坐,欲伸手拉袋将小孩唤醒。南宋画家常把儿童加入布袋图像,使布袋和尚有了一种人情味。元明以后,人们转而将布袋和尚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则是后话了。 布袋的形象让我们感到亲切,套用美国学者Watts的话,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首次见到一种不是遥不可及的超人,而是彻头彻尾的人间的圣贤”。 记者 顾嘉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