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医生和护士会在大晚上八九点提供入户医疗服务的,假的吧!”江北区庄桥街道A小区的某住户,对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健康素养调查工作证,看都没看就一下子关上了大门,随即又在社区网格群里提醒大家:有人晚上在小区冒充医护人员,小心点! 社区网格联络员看到群里的信息,第一时间向庄桥街道费市片区朱明敏团队负责人核实情况。朱明敏这才发现,自己正是那位“上门行骗”的医护人员。 这场闹出的小误会,正是不久前费市片区健康素养调查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今年,江北区是宁波市级健康素养调查监测点之一,庄桥街道下辖的费市片区全科团队要完成三十余户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工作,看似不多,却不轻松。费市片区团队的9名医务人员,要负责4个服务站点,每天有200多号的门诊人次,还要负责1500多名慢性病和100多名重度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白天没时间,就只好晚上下班后入户调查,详细调查居民的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三个方面。 看似简单的健康素养调查,没想到会冒出来那么多的尴尬事情。A小区是个拆迁安置社区,住户流动性较大,入户时间需要同调查对象反复沟通确认,即便如此,吃闭门羹、不配合的情况仍然存在。有些被调查对象是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可老年群体听力不好,视力又差,调查起来费时费力。 令他们欣慰的是,通过此项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工作,为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记者 程鑫 通讯员 朱冬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