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海波 配图 |
□俞亚素 野餐活动自古有之。最有名最浪漫的莫过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记录的一次野餐经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野餐活动趣在“野”字,以田野为炉,或以山林为灶,过一次像野人一样的生活,自由、放松、快乐,至于吃什么已不重要。 A 大约五六岁吧,我有大半年时光寄住在邻县的祖母家。祖父母时常去田里干活,我也跟着去。田地离祖母家有好几里路。祖母为了省时省力,早上出门前会带上吃的喝的,中饭便在田头解决。我闲来无事,坐在树荫下看管这些食物,以防狗儿猫儿来偷食。 中午,好不容易等到祖父母收工,饭菜自然已凉,好在天气暖和,吃着并不觉得难受。相反,我竟是极爱这样的吃法。祖母在地上铺了一层尼龙纸,把吃的喝的都放在尼龙纸上。然后,我们仨也坐在尼龙纸上。饭是冷饭头,菜是蟹糊、咸菜、萝卜干之类的压饭榔头。饭前,祖父会先喝一杯不知谁孝敬的烧酒,看着像白开水。我因为好奇曾偷偷地舔了一下,顿时辣得挤眉弄眼,心头大为诧异:世上竟有如此难喝的水!但是祖父喝得美滋滋。而且,据我观察,他在田头喝酒比在家里喝酒喝得更有滋有味。竟然和我一样!我也是在田头吃饭比在家里吃饭更津津有味,饭量都增加了一倍。祖母第一次不知道,后来,她就会多带点米饭。据说,我从祖母家回到自己家时整整胖了一圈。莫非真的是在田头吃胖的? 回自己家后,我有时会给在田头干活的父亲送点心饭。母亲知晓我有在田头吃饭的喜好,也会将我的那份点心带上。于是至今,我的记忆里仍然清晰地保留着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和父亲坐在田埂边,用筷子插了一块油煎年糕,一边“吧唧吧唧”地嚼,一边“吧啦吧啦”地说。记不得当时和父亲聊了一些什么,只记得天很蓝很蓝,云很白很白,风很轻很轻。 B 小学时,我们班经常组织野餐活动。别的班也有,但是我觉得我们班办的次数特别多。因为这件事,我们也特别喜欢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一个年轻又时髦的女老师。 每次野餐活动前,我们都要分好组。一个小组内,男生通常会主动提出带一口锅。那时家家户户多半用铁锅,口径又大,即便是男生,拎到学校时也不免“吭嗤吭嗤”的。女生带一些轻巧的,诸如锅盖、铲子、碗筷。食物每个人都会带一点,无非是自家地里挖来的土豆、番薯,或者年糕、米饭,奢侈一点的还会带几个鸡蛋。 野餐地点在离学校不远的山脚下,旁边有一条干净的小溪。男生们抢着找地方垒石搭灶。有的小组搭不好灶时,总会请一个老师来帮忙。这个老师不是杨老师,而是那个跟过来想蹭吃蹭喝的体育老师。我们几个女生去山上捡柴,一边捡一边八卦。 “哎,你们晓得吗?体育老师想追求我们杨老师呢!你们看,他们俩在一起时总是有说有笑。” “不对吧!体育老师都当爸爸了,那天我看见他抱了一个小孩。” “那他真的来白吃的呀?大人也这么馋!哼!不要脸!” “……” 山上多的是枯枝败叶,聊天没聊完,大伙儿已捡了一堆柴。彼时,灶搭好了,锅洗干净了,食材也准备好了。那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每一小组开始生火做饭。有烤土豆的,有蒸番薯的,有煮年糕汤的,有蛋炒饭的……一时,山脚下,炊烟袅袅,香味四溢。 时隔多年,野餐的味道早已不记得,只记得有几个同学吃撑了肚皮,以致第二天都请了病假。但是等又一次野餐活动时,大家依然很兴奋,也依然有人吃撑了肚皮。 小学毕业后,有很多年,我没有再参加野餐活动。感觉一直在忙,先是忙着读书,后是忙着工作。直到女儿会蹒跚走路,为了让她多接触大自然,春暖花开的日子,或者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带上一块垫子,带上一盒盒水果和糕点,去家附近的公园野餐。女儿果然很开心,而我也开心着她的开心。近些年,学校也会安排学生春游或者秋游。孩子们带上垫子,带上水果,带上由父母准备的精美点心,一心只盼着早点开饭。终于等到饭点,孩子们便坐在垫子上开开心心地大吃大喝。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知道他们肯定很喜欢这样的野餐活动,一如小时候的我。 C 春天的一日,守着窗儿,正想着诗,也想着远方。 妹妹说,别想了,走!咱们寻一处山脚,野餐去! 去野餐?顿时,我一扫心头的惆怅,来了十分的兴趣。 于是,挑了一个明媚的好日子,呼朋唤友,带上锅铲碗筷,带上年糕和咸菜,带上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土豆。妹夫还把崭新的天幕和折叠桌椅塞进车子后备箱。他说,买好大半年了,就等着这一天开张! 那么,还等啥?油门一踩,车子一路欢笑着开往山野。 到山脚,日头还早,大家决定先爬山,活动活动筋骨。彼时,天蓝蓝白云悠悠,山青青绿水盈盈,我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心胸也跟着开阔起来。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眼前这座山不高,也没有神仙,更不有名。我们甚至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跟它的交流。妹夫来过一次,知道上山有两条路,一条稍微宽一点,有着更多的人工痕迹。另一条是狭窄的野路,仅容一人前行。 大家执意要做个玩性十足的小孩,竟不约而同地选择那条看起来有一些难度的野山路。妹夫有先见之明,扛了一把大弯刀在前面带头。一路上,他用大弯刀披荆斩棘,为我们扫清不少障碍。因为人迹罕至,我们发现路边有不少野果子,又大又红。我和妹妹她们边摘边吃,全然不顾往日的淑女形象。也是,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何必再端着装着?怎么舒服怎么来。 除了野果子,山里多的还有一株又一株的杂笋。走在我前面的秀娇妹子一边拗一边兴奋地大叫,哇塞!好多笋!我最喜欢拗笋了。果然,还没到山顶,她已经拗了一塑料袋。 爬山回来,正值中午,大家的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于是,野餐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男人们垒石搭灶、劈柴生火。女人们或在树荫下剥笋,或在溪边洗土豆。我自告奋勇要掌勺,打算烧一锅鲜鲜美美的咸菜笋丝年糕汤。年糕汤煮开后,我一勺一勺地舀给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开心得只顾咧着嘴笑。我发现自己很享受干这样的活,不用动脑筋,也不用担心做得好不好,整个人是一种松弛的状态。 吃完咸菜笋丝年糕汤,大家仍是两眼碧绿,一副饿狼的模样。那就继续烤土豆吧!我又兴致勃勃地化身为烧火娘子。此时,艳阳高照,我一边往锅底塞木柴,一边不断地用手背擦额上的汗。一张脸大抵是花了。要不,他们怎么都看着我哈哈地笑呢? 土豆终于烤熟,除了有点咸,没有其他毛病。正当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时,阿路笑着说,你们这些人呐,家里好好的饭不吃,偏要像叫花子似的在外头吃,还吃得那么开心。何苦! “这样吃有趣啊!”“是呐,外面吃饭才香!”“野餐嘛,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野外吃。” 他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不由想起陆游的一句诗:野饭香炊玉。嘿嘿,还真是,在野外吃饭特别特别的香!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野餐。你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