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近日,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科技局、宁波市科协联合发文,出台《宁波市“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提出,要加强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宁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打造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科学教育高地。 作为“院士之乡”的宁波,两院院士超过120人,这是一种先天优势,带来了丰厚的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为了赓续院士精神,更是为了以后能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宁波力量。同时,院士资源与科学教育密切相关,在全市强化科学教育,也将助力宁波奠定“制造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根据《实施办法》,宁波将以“院士之乡”特色资源为引领,以学校科学教育为主阵地,发挥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作用,构建校内校外协同推进的科学教育机制,狠抓三个“一体化”,即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家校社科学教育一体化、校内校外科学教育一体化。 《实施办法》明确,通过3年到5年的努力,我市将建成一批科学教育示范区、示范学校、科创中心和精品课程,全市学校科学教育进一步加强,师生科学素养普遍提升,科学家精神得到赓续。 为做大做强宁波“院士之乡”科学教育品牌,发动海内外院士,启动“院士开讲啦”行动,将科学教育纵向深入,横向拓展。 实际上,从今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开始,“院士开讲啦”已推出两期课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和中国空间科学学术带头人胡文瑞共三位院士已为宁波中小学生开讲。本月14日,另一位中科院院士王建宇又将来到宁波,带来一场《机遇缘于准备 成功贵在坚持》的讲座。 而在日常教学方式上,《实施办法》要求创设科学教育新模式,推动学生实践操作、情境体验、探索求知、亲身感悟和创新创造,推进“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加大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力度,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科学探索,像工程师一样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同时,通过打造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强化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发现能力和培养能力等一系列组合措施,构建高质量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 在办法推进过程中,则要注重个性化发展和因材施教,对科学素养突出、科技兴趣强烈的学生予以重点培养,制定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培养科学精神和团队意识,为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数”读我市“院士之乡” 中小学科学教育举措 ●至2025年,建成100所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评选200名科学教育名师(含校外)、300门科学教育精品课程。 ●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课后服务50%以上课时应用于科学活动。 ●2024年,实现全市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全覆盖;至2025年,100%小学科学教师具有专业背景;2027年,实现每所初中学校有1名硕士学位科学教师。 ●到2025年,评选50个市级校外科教示范基地,建立不少于2个区域科创中心。 记者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