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世纪70年代,“正章”就推出上门服务项目,到小巷街区摆摊宣传服务项目。资料图片 |
 |
如今的正章洗护馆。记者 崔引 摄 |
从东渡路上的“洪茂染坊”走来,“正章”已走过漫长的200余年。从“染”到“洗”,再到“护”,变的是人们的生活理念、消费习惯,是技术,不变的是脚踏实地服务民生的心。 一件衣服和一家店 每年梅雨季过后,顾客张先生总会拿一件中式灰色的老缎斜襟上衣到店里做干洗保养。衣服一看就有些年头,却保养得当。张先生说,衣服是爷爷那辈留下来的,拿到店里来养护,“是因为爷爷只放心拿到这里来洗护。” 另一位顾客送到店里保养的是一件军式棉袄,是爷爷当年上战场时穿过的。坚持送到店里来,原因很简单:“放心!” 像这样的小故事,在“正章”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还有很多,就像点缀在岁月长河里的璀璨星光,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暖。 “放心”二字,看似简单,背后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和积淀。 时光倒转回百年前,那时人们穿的多是土布,要通过定期染色来维持布料的色泽,而“洪茂染坊”做的就是给土布染色的生意。染坊常年门庭若市,只因染色技术过硬,染色后的布料色泽亮丽,经久不褪。 无论是过去的染色,还是如今的干洗、养护,干的都是服务民生的活。脚踏实地、诚诚恳恳,是最“朴素”,也最“有用”的生意经,锻造了老字号的“含金量”和“生命力”。 2020年6月,82岁的陈先生特地给“正章”写来一封表扬信,称自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到位于中山东路上的店里洗护衣物,对店里周到的服务、可靠的质量信赖有加。搬家至江北后,转而到丽江东路的店里洗护衣物,“……能耐心细致地进行介绍,可以说是不厌其烦……衣服洗好,每次都打电话到家中通知,约定取衣时间,令人心安……” 也正是因为对消费者的口碑心怀敬畏,才有了“正章”历经200余年的传承。 一块老招牌和一种新思路 走进“正章”国金店,摆在柜子上的奢侈品和鞋履养护一新,格外引人注目。如今的“正章”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干洗店,而是秉承“最多跑一趟”的全方位家居服务理念,将服务内容延伸至奢侈品洗护、鞋类清洗维修等新业务,甚至还覆盖纽扣、拉链维修等已经难觅踪迹的便民服务。 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求新、求变,是“正章”200余年来从未改变的初心。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再加上宁波“红帮”裁缝的崛起,“洪茂染坊”率先转型,成为全市较早经营的民族洗衣品牌。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洪茂染坊”与正章、公一等洗染店合并,沿用“正章”的店名。 在很多人看来,品牌意味着商机,但对“正章”来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品牌反倒成了“镣铐”,唯恐随意的变革,会砸了老字号的招牌。 随着“洋品牌”不断涌入宁波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正章”也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逆流而上,才能在不断被蚕食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何求新、求变? “正章”最终把目光落在满足消费者的体验上。除了拓展服务范围,陆续推出高端奢侈品洗护及皮衣鞋包精洗护理,还针对年轻人、年轻家庭换季时会把洗好的衣物长时间放在门店,等到下一次换季再来取的习惯,推出衣物的储存服务。 目前,“正章”在宁波的连锁门店已有50余家,高峰期日洗涤量达到10000余件,成为国内洗衣行业服务内容最全面的洗涤服务连锁品牌。 也正是因为始终把消费者的口碑放在第一位,“正章”才真正感受到老字号带来的荣誉和商机。 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