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提质
从“链”到“圈”

北仑区(经开区)着力打造 数字经济活力生态

祥和的港城。王梦雄 摄
灵峰现代产业园。 受访者供图

    放眼全球,“数字浪潮”正惊涛拍岸,作为加速器、新引擎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面对数字经济的浩瀚蓝海,东海之滨的北仑区(经开区)吹响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区”的号角,锚定打造“长三角数字经济新高地”的目标,蹄疾步稳,以数字经济增量带动实体经济存量全面跃升,推动产业形态演变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不断探索具有北仑特色、适应时代发展规律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

    敢为人先,率先布局

    众所周知,北仑区(经开区)是全省开放时间最早、国家级功能区最集中、功能政策优势最突出的区域,区内集聚2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作为全省全市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产业集聚的主平台、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答题”,是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必争之地”。

    如何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引领,全面激活提升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敢为人先,率先布局,跑出数字经济的“加速度”。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发展局局长、党组书记廖忠铃介绍,近年来,全区从强化组织领导、出台发展规划、制定专项政策、创新合作机制等方面全面发力、走在前列,有力推动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包括设立了全省第一个区县级数字经济发展局,研究编制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7)》;先后召开全区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数实融合、创新强芯”数字经济生态大会,在全市率先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大对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力度;成立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专班并制定《行动方案》等重点举措。

    如今,北仑区(经开区)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处于全市引领地位,2022年全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815.3亿元,实现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217.1亿元,营收和增加值均位居全市第一;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3%,占比位居全市第二。全区数字经济服务业核心指标互联网软件业营收规模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创新深化,数实融合

    “芯港小镇”是首批授牌的五个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园之一,也是目前全省半导体产业链最完整、产业最集聚的园区。近年来,“芯港小镇”按照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建设要求,以标志性项目为突破口,带动产业链提升发展,其中荣芯半导体、中芯宁波两大“链主”企业积极招引封装、应用等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以南大光电、金瑞泓、中芯宁波、荣芯半导体等重大项目为引领的产业链布局新形态,形成了半导体材料、IC设计、封装、测试、装备一体化的专业园区。

    芯港小镇只是北仑区(经开区)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创业的热土上,政府部门以一流的状态和作风,努力把数字经济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牵引带动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焕然一新。

    近年来,北仑区(经开区)强化产业培育,构建“22X”数字经济产业新体系,数字产业频现亮点,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与电子信息材料、互联网与软件信息服务两大数字主导产业集群,聚焦数字核心器件、智能终端两大数字特色产业赛道,涌现出中芯宁波、东方电缆、群创光电、易豹科技等一批代表型企业。目前,全区集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51家,已累计培育5家上市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同时,人才、平台和数据等数字经济要素资源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从“链”到“圈”,全面发力

    与传统经济业态相比,数字经济具有更强的经济弹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具成长性、爆发性、牵引性的种子。

    虽然北仑区(经开区)数字经济有了较明显发展,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时,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占比大、软件信息服务业占比小、临港产业路径依赖强等短板也较为明显。

    “从优质项目、人才、平台、产业基金等多方培育招引,打造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汇聚发展合力。”廖忠铃表示。

    “数融荟”项目路演是今年区数字经济发展局联合多部门推出的重头戏之一,多轮优质项目与全国知名投融资机构进行全面互动、精准对接,不断催生“化学反应”——深化合作甚至直接签约,实现“资本+项目+人才”无缝对接。

    产业联合会的“合纵连横”作用不容小觑。在北仑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暨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北仑数字经济产业联合会正式揭牌,甬强科技、中芯宁波、易豹科技等区内36家区内数字经济的头部企业联袂,发挥各自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同时从产业链到生态圈,形成平台更为广阔、资源更加集约的数字产业生态圈。

    在人才招引、鼓励加大研发投入方面,全区不断放出“大招”,对引进数字经济人才的用人单位予以较高的年薪补助,对于自主研发投入较大的重点扶助的集成电路、超高清显示、互联网等企业按实际支出研发经费的15%给予补助。

    锚定新高地,绘就新图景

    对全区数字产业“精准画像”,借鉴苏州工业园、杭州滨江等先进区“经验启示”,描绘“一号发展工程”的“崭新图景”,为期三个多月调研的《北仑区(开发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主题调研报告》最近出炉。

    战鼓擂,号角鸣。北仑区(经开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实施“新高地、新体系、新空间、新路径”四新战略,瞄准“长三角数字经济新高地”总体定位,布局“22X”数字经济产业新体系,构筑“一区三组团、两城多节点”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数字普惠化“五化协同”,努力打造成数字赛道特色鲜明、数字贸易枢纽作用突出、数字场景供给丰富、数据要素充分流通、数字红利全民共享、数字素养全面领先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为宁波打造“数实融合标杆城市”贡献北仑力量。

    到2027年,努力实现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19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48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超过16%的目标任务。

    记者 周晖

    通讯员 陈旻茗 胡海恩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