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山与海 不忘甬凉情

    瓜果飘香,金秋时节好“丰”光。10月25日下午,在海拔2500米的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的杨柳桥果园里,苹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苹果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甬凉山海情·今天我发布”凉山专场发布会正在进行。一位种了30多年苹果的盐源果农,一对义务支教凉山的“神仙眷侣”,三位发布人就在田间地头里,深情讲述一段段跨越山与海的故事。

    本次发布会由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主办,宁波都市报系(宁波晚报)承办。“今天我发布”是宁波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发布平台,通过邀请各行业的普通人在室外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讴歌时代风貌。昨日,宁波人把这场系列发布会搬到了2500多公里外的四川凉山。

    发布人胡秀洪: 感谢宁波人民 帮助解决苹果销路问题

    2021年底,宁波收到了一封附带着82枚红手印的感谢信,没有华丽的辞藻,读起来却格外情真意切:“帮助我们解决了当下苹果面临霜冻的燃眉之急……让宁波人民知道了,有一个地方叫做凉山盐源县,这个地方有非常好吃的糖心苹果。”

    写信的人叫胡秀洪,是昨天的第一位发布人。他是盐源县杨柳桥种植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一个地道的盐源农民。在信中,他感谢的是2021年开始与四川凉山州结对协作的宁波,是在他们为销路愁闷时及时解忧的宁波市民。

    以往,交通不便,销路不畅,“看着自己辛苦种出来的苹果被几毛钱一斤,甚至7、8分钱一斤收走,心里很不是滋味。”说这话时,胡秀洪难掩伤心。

    变化,就在2021年,正是宁波结对帮扶凉山的第一年。这一年秋,胡秀洪和农户们的冷库很快被苹果塞满,但更多苹果还挂在枝头。霜冻一旦降临,他们无疑损失惨重。当获悉这几十万斤苹果没有销路时,宁波晚报主动联系胡秀洪帮助售卖,并倾尽全力为他们宣传盐源苹果。

    在宁波市民的支持下,这些滞销的苹果很快便销售一空,盐源苹果首次出现在春节前脱销的情况。“不只是我们的苹果被销售出去,连带我们盐源的其他农特产品也被大量销售了出去!”胡秀洪高兴地说。结束个人的发布后,他迫不及待地将丰收的“甜蜜”塞进到场的每位观众手中。

    发布人忻元华、滕崇夫妇:

    让孩子们了解世界

    就是我们支教的意义

    忻元华和滕崇,一对已过古稀之年的支教夫妻,8年时间里,义务支教17所学校,为13000多名学生上课。教学上,忻元华负责科学启蒙,经常带着孩子们动手做实验,滕崇则是为孩子上心理健康课,并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课的培训。昨日,他们作为发布人,先后在舞台上向大家讲述在凉山支教的苦与甜。

    今年第三次走进凉山的滕崇首先上台。在凉山支教期间,有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关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2021年,滕崇在盐源干海中学支教时注意到一位女生,上课不抬头,回寝室蒙头睡,不与同学说话,与老师不交流。经过谈心,滕崇了解到这位女生因妈妈生病,家庭经济困难。

    滕崇为此事发了朋友圈,随即就有宁波爱心人士联系她,表示愿意资助该生及另一位女生,每人每年1000元生活费。“有许多人表示他们因工作不能来凉山,希望我帮他们联系结对,资助经济困难学生。”说到这里,滕崇显得很激动。

    2008年,忻元华从宁波工程学院退休,退休后的他就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制作各种有趣的教学实验装备,科普支教十七载,孩子们都亲切地喊他“科普爷爷”。

    小火箭发射、电磁波点灯、超声波遥控、三分钟做出一块冰、激光枪消灭目标……忻元华用一个个有趣的实验,在学生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让孩子们看到了现代化的世界,逐渐对科学产生了兴趣,这就是我们支教的意义。”忻元华说。

    2021年夏天,忻元华已约好当年10月去盐源县和木里县的几所中小学支教,不料8月底,他被宁波的医院确诊患癌,医院要求马上手术。为了不使两个县的这几所学校失望,他最终决定推迟手术,先去支教……

    “明天,我还要赶去喜德县中学支教!”在发布会现场,忻元华忍不住跟大家汇报接下来的行程。

    “通过听取三位的故事,我内心深受震撼和感动,同时也倍感欣慰。”宁波市鄞州区挂职干部,盐源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叶锋作点评时说道,他认为三位发布人的故事是甬凉协作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还有无数的帮扶干部和专技人才仍在前赴后继,将一个个感人的帮扶故事书写在凉山的大地上。

    记者 潘苗 文 记者 朱蔚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