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老阁余韵

□林亚斐/文 罗林砚/摄

昔日半浦古渡的灯塔
中书第老宅
孙家宅第

    江北半浦的二老阁,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至雍正元年(1723)落成,距今已有300年历史。如今,尽管斯人已去,阁亦无存,但郑氏二老阁尊祖崇德、传承学术与藏书刻书之佳话未成绝响。正如后人诗中所云:“藏书自比遗金富,师道原同祖德隆。二老额悬光万丈,南雷鹳浦并高风。”二老阁消失于1943年,历经220多年,其存留之久,在我国古代藏书楼中也是不多见的。

    A

    去半浦村感受二老阁的余韵,或偶得一鳞半爪,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里已翻腾很久。

    新秋乍到,台风过境,消去些许溽暑,此时不去更待何时。一路上,江北新农村景象美不胜收,花海、稻田、莓园,红的、绿的、紫的,一一掠过车窗,感觉就是景区的风格。果然,不出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踏进村口,但见天蓝树绿,水清园净,赏心悦目。再往前行,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子就在眼前铺展开来,青砖黛瓦,阡陌交通,鳞次栉比。三两村民,或大树下纳凉,或老屋前枯坐。许是午后日头较猛,村民和参观者都寥寥无几,丽日晴空下倒有一种静谧的美。这是一个蛮大的自然村,坐落于姚江之滨,三面环水,交通要冲。古时称鹳浦,亦称灌浦,应是取灌溉农田之意。清代定名为半浦,盖因地理位置处于鄞西与慈溪两县相半之界。

    半浦村出名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好,更是风物好。它成为甬上十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在于长期的文化积淀,在于丰厚的历史底蕴。古村大族历世聚居,至今尚留下中书第、周家祠堂、半浦大屋等明清古建筑,还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银行家孙衡甫捐建的欧式建筑半浦小学。而最耀眼的是,这里曾有浙东学派著名人物郑氏家族的二老阁藏书楼,以及世代流传下来的行文重教的风气。我们在一座座优秀的古建筑间来回探访,明知二老阁早已轰塌不存,但仍不甘心地在原址上徘徊,寻觅蛛丝马迹。眼前一幢粉饰成西瓜红色的二层楼建筑,在墙门上赫然挂着二老阁1号的牌子,却将我们仅剩的一点点念想都抹净了,到底意难平。

    但半浦古渡还在,无声地诉说着二老阁的水上书路。300年前,郑性亲自到余姚黄竹浦,用船把大雷黄宗羲残存的藏书载运到半浦渡,入藏于当年的西江书屋。之后庋藏于二老阁,并将经整理分类后的黄宗羲藏书及遗稿,与自家所藏一起编成《二老阁书目》,成文献世家。自此,二老阁的缕缕书香,引来了四方求学者的身影。如此不去竹浦去半浦,二老阁的声名也随着奔流不息的姚江传播到更远的外面。

    B

    二老阁是郑性承其父郑梁遗志建立的。郑性(1665-1743)字义门,号五岳游人,是郑溱之孙,郑梁之子。郑性祖父郑溱,字平子,别号秦川,明时宁波慈溪慈城(今江北区慈城镇)人。与浙东大儒黄宗羲(号梨洲)为同门弟子,又都是明末遗民,相契颇深。明亡入清,郑溱自此终生不复言仕,埋名江上,处之怡然。读书授徒以奉其亲,并开始藏书。郑氏一族自郑溱以后,世以文显,代有传集。父亲郑梁,康熙年间进士,亦是黄宗羲高徒。郑梁性好藏书,家中藏书日富,与范氏天一阁相埒。有石叟室、丈七间及大椿堂,作为藏书、读书之处。因其父郑溱与黄宗羲为挚交,自己又出于黄宗羲之门,故郑梁临终嘱其子郑性:“吾死,汝其建一阁,立于先生主,梨洲居左,秦川府君居右,而吾则侍于其侧,岁时致祭惟谨。”(骆兆平《二老阁始末记》)为完成父亲的遗愿,郑性在家乡半浦于郑梁翰林第东首建一阁,纪念郑溱和黄宗羲这两位老人,故称“二老阁”。

    想当年,若渡曹娥江,抵四明,离鹳浦四五里之遥,远远地即可望见一崇檐杰阁,岿然峙立天际,正是二老阁。二老阁坐北朝南,为三间两层歇山式建筑。阁前有明堂,阁后有池塘。庭园栽竹种花,十分清雅。二老阁楼上中间供奉黄宗羲、郑溱二友之木主(即牌位),旁立郑梁木主;左右两间贮黄氏遗书三万卷,楼下架空藏郑氏所藏二万余卷,共计五万余卷藏书。郑性每晨起,正衣冠,率诸子焚香拜于其前。这一仪式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二老阁上演,甚至记入了当时的县志。

    二老阁经历了138个春秋。当此时,书楼年久失修,适逢暴雨,栋宇倾塌,残破不堪。郑性的五世孙郑观海发起重修,使楼阁渐复旧观,但所藏书籍只有一万卷,且多虫蛀破烂,幸刻书的版子尚存。然二老阁藏书管理制度渐渐松弛,书楼又陈旧破漏。1943年,郑氏后人把摇摇欲坠的二老阁藏书楼拆掉变卖,于是,这座著名的藏书楼便默默地消失了,至今未有重建。

    C

    二老阁的藏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黄宗羲续钞堂水余、火余之后,郑性抢救整理出来的藏书;二是郑性先代所藏图书。1717年的那次船运备尝艰辛,郑性深有感触地写了一首诗以记其事:“劫后残编四五千,辞黄归郑上江船。可怜手泽消逾半,敢道心香绍得全。往似今朝从我载,未知异日请谁传。中间做个邮亭卒,一站程挑一站肩。”后来,郑性耗时五年,整理黄氏残编,尚得三万卷。由于全祖望所撰《二老阁藏书记》影响深远,又有规模可观的藏书五万余卷,故后人将二老阁视为藏书楼。二老阁郑氏不仅以文献世家享有盛名,而且在学术界也享有盛名。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时,其子郑大节进献图书121种,收目95种。

    二老阁不仅藏书,而且刻书。郑性在乾隆四年(1739)就刻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共62卷。郑氏一门雕版刻书长达155年,历经六代,薪火相传不绝,所刻之书均署有郑氏及“二老阁藏版”等字样。嘉庆年间,曾孙郑勋再次兴起刻书,所刻有黄宗羲的著作和郑氏家著等,并促成黄宗羲巨著《民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及《宋元学案》的付梓,对于保存和传播浙东学术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二老阁的藏书曾经历过三次劫难,分别散失于转移善本未归、进呈图书未返及失火遭恶少抢夺等事故,剩下的仅有十之一二,且多残编断简,不堪收拾。后来,郑勋留意于市肆,物色旧藏散出之书。或若遇以前曾经藏过相同的书籍时,均设法买回,或向收藏者借抄。这样经过十多年,积书二千余卷。可是,这些书籍没有藏入二老阁,郑勋在宅旁别储一室,称“二砚窝”。二砚窝藏书在嘉庆、道光间亦毁于火。民国初年,由郑性七世孙将所存藏书和书版卖给上海书贾,其他剩余的残破书籍陆续论斤估值卖给镇海人倪椿如,后亦尽毁于火。至此,二老阁的藏书终至与藏书阁一样,消失殆尽。

    如今,探访二老阁遗址,当年留下来的围墙尚存两米左右,墙基整块条石完好。在此一带新修了仿古建筑大屋,毗邻不远的孙家(孙衡甫)宅第。昔日二老阁如今仅存些微遗址,但由此衍生的故事偶尔还会在老人们的记忆以及孩童们的歌谣中留存。再回望一眼古宅高耸的马头墙和砖雕考究的门楣,穿越到郑性父子与黄宗羲交流、治学的情景,感受余韵。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