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1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遍世界的余秋雨 为何再访天一阁?

余秋雨重访天一阁
苏社钦书写的16米小楷长卷。

    33年前,余秋雨撰写发表《风雨天一阁》一文,引起广泛关注,并让天一阁藏书楼愈加广为人知;其间,他为创作离开案头,行走在祖国大地,继而走遍全球各地古文明重要遗址和欧洲上百个城市;昨天,余秋雨第三次到访天一阁,故地情深……

    这背后有哪些耐人寻味的故事,厚重且悠远?我们试图从他的口中,找到答案。

    “秋雨迎秋雨”

    昨天中午,记者一行来到天一阁博物院“蹲守”余秋雨;下午2点28分,平和儒雅的余秋雨先生风尘仆仆赶来,缓缓迈入天一阁状元厅,亲切地跟在场嘉宾、市民问好。

    连日晴好的天气,昨天戏剧性上演了一幕“秋雨迎秋雨”的场景,氛围感与33年前的那个下雨天,余秋雨拜访天一阁时略有几分相似。

    那次,是身为余姚人的余秋雨,首次瞻仰这一地处家乡的藏书圣地。正因为那次不同寻常的造访,才有了散文名篇《风雨天一阁》。

    说起《风雨天一阁》,其辞藻之华美、情感之真切、立意之深邃,影响了一代读书人,甚至在30多年后的今天仍不断“吸粉”,让人常读常新,“我是余老师的忠实书粉,《风雨天一阁》这篇文章已经伴随我从青丝到华发了,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一名粉丝说。现场,余秋雨为粉丝签赠了《文化苦旅》书籍。

    “此前,我在用我的脚步画一幅‘文化地图’,人们从我的书里知道了都江堰、莫高窟,知道了很多与黄河流域有关的遗迹,但我是宁波人,我又发现了长江流域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横比较、竖比较,天一阁进入了我的‘文化地图’。可以这么说,天一阁在我的‘文化地图’中的分量非常重。”余秋雨坦言。

    勾起33年前“回忆杀”

    时隔33年,余秋雨还记得《风雨天一阁》的创作历程吗?

    1990年8月一个风雨如晦的台风天,余秋雨踏进了那个古朴清幽的庭院,站立在白底黑字的匾额之下抬头仰望,随后踩着咯吱作响的木地板,登上了倾慕已久的天一阁。

    “那天风大雨大,我挽着裤腿、赤着脚,就在这里走来走去,看、了解、听老人讲故事,搞清楚来龙去脉……”余秋雨回忆起第一次登楼时的细节。

    他坦言,这篇文章的影响比较大,“当初,我没有跟人辩论中国文化是什么样的,而是通过讲一个家庭藏书的故事,用众多细节去体现,令人不得不信,因为藏书楼在、书也在。”

    “这个故事写在30多年前,我很高兴的是,我们现在对中国文化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完善,天一阁越来越美、越来越有价值,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证明一点,大家在认识中国文化尊严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尊严,因为我们是从中国文化里中走出来的。”余秋雨表示。

    “天一阁故事”续新篇

    那么,传承传统文化,文化人应该怎么做?

    余秋雨认为,要将传统文化用现代语汇“导入”到现代人的思维系统里。“说到这点,我很感谢苏社钦先生,他是一位优秀书法家,把我的文章《风雨天一阁》用美丽的小楷一字一字写成一幅16米长卷,把它变成了艺术作品;同时,我也很感谢天一阁让我写出了这篇文章,所以,在征得苏先生同意后,将这个作品捐赠给天一阁。”余秋雨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往还”,在这个往还当中表现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有魅力的友情交流,“我们一起传承天一阁风范,传承中国文化风范。”

    随后,苏社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与余秋雨先生相识的经历以及阅读《风雨天一阁》时的感悟,并谈到创作小楷长卷的心路历程。他表示:“立冬之日,有幸与余秋雨先生一起到访天一阁,感受天一阁450余年的书香文化,可谓‘好上加好’,并借《风雨天一阁》书法长卷来表达对天一阁文化的敬仰。”

    其后,在余秋雨和现场观众的见证下,苏社钦亲手将长卷交予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庄院长向苏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

    可谓“前有传世名文,后有风雅墨韵”,《风雨天一阁》的故事在30多年后又续新篇章。

    文字背后的“中国力量”

    天一阁为何屡屡吸引文化人的目光?那些文字背后的力量又是什么?

    事实上,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的出现,是明代文化、文学繁荣的结果。“阁主”范钦是官员,也是学者,著作《天一阁集》收录了他创作的诗歌、乐府、碑记、铭文等近1500篇,在世时与众多文友在天一阁内吟诗作画,互抄珍藏,成为一时佳话。

    “天一阁珍藏古籍30万卷,其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如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堪称世上绝无仅有,完整地记录了有明一代的历史。”天一阁博物院副书记郑薇薇介绍道。

    同时,天一阁可歌可书的故事激发了诸多作家的创作灵感。自明以来,天一阁与文学家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据不完全统计,仅吟颂天一阁的旧诗就有近300首,古今文人如黄宗羲、全祖望、余秋雨、冯骥才等,他们造访天一阁的名篇成为弘扬藏书精神的最佳载体;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已成为中国当代散文经典。这也是天一阁与文学互相激发,共同成就的典型例子。

    “天一阁是家庭个体用家族传承来保护文化的一种实证,是中国精神力量的存在,应当成为我们朝拜的对象。”谈到天一阁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地位,余秋雨认为,天一阁不仅仅只是藏书和读书的场所,还应当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中体现尊严的象征,出现在所有中国人的面前,让一代代人向它敬礼仰望,并且向海外彰显中国的文化自尊。

    建阁450多年来,天一阁悠久的藏书文化在当代依然具有蓬勃生命力,天一阁对文人学者的“吸引力”,再次彰显了其深远的影响力。

    记者 谢舒奕/文 潘苗/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