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针对近日“知名网络博主在大连遭遇‘鬼秤’”一事,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日发布相关案情通报,中山区寻味来餐饮店在经营中使用的电子计价秤经无锡市计量测试院检测,检定结论为不合格。 11月12日中新网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案情通报的发布,意味着坐实了网络博主的爆料,也就是被曝光的商家涉嫌利用“鬼秤”坑害消费者的事情属实。而被曝光的“鬼秤”,除了生鲜超市,还有餐饮店。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商家,在称量一些食品,或制作食品的原材料时使用“鬼秤”,都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类似这种网络博主抓“鬼秤”的行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上颇为盛行,可以说全国各地都活跃着一帮网络博主,以消费者的名义购买商品,然后再用自己携带的,经过校验的计量器具进行称量,一旦发现商家涉嫌使用“鬼秤”或缺斤短两,就给予公开曝光,并且以此在网络上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流量。 这些网络博主的行为,虽然其主观目的,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他们还把曝光商家的不法行为当成了一种吸引眼球,获得流量,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变现的手段,但是在客观上,确实对市场上部分不法商家起到了曝光、震慑以及惩戒的作用。所以网友们也很愿意到这些博主的直播间围观“捧场”,甚至不惜给予真金白银地打赏,以激励博主们的“正义”。 法无禁止即可为,尽管这些网络博主的行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但至少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哪个部门或单位对他们这种自发整顿市场的行为叫停、说不。所以我们在看到网络博主自发整顿市场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为什么一些地方包括市场“鬼秤”在内的商家违法违规的行为,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管理方长期发现不了,而是需要网络博主们去发现、去曝光呢?这背后难道仅仅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那么简单吗? 不得不说,网络博主曝光市场“鬼秤”的行为,首先打脸的当然是这些行为不轨,甚至已经涉嫌违法的商家,但是其次打脸的,就是市场管理方和市场监管部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发现商家肆意坑害消费者,作为本来就有着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市场管理方和市场监管部门,到底是如何尽职履职的?屁股到底是坐在哪一边?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