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都市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小区37户顶楼居民告别“水帘洞”

维修过程中,居民通过电脑屏幕看到焕然一新的防水楼顶,喜笑颜开。
几户顶楼居民家中的墙壁、屋顶出现不同程度渗水情况。

    11月15日,海曙区段塘街道新典社区教师公寓小区屋顶维修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前段时间一连下了几天雨,我们屋里一点没漏,新顶棚起作用了!”验收现场,顶楼居民芦华娟连声点赞。

    37户顶楼居民家中成了“水帘洞”

    新典社区教师公寓小区1996年建成交付,是一个有27年房龄的老旧小区,2021年前后,因房屋年久失修,顶楼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点。社区也曾组织力量对顶楼漏水屋面进行过局部修缮,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治。2022年初,这个老旧小区迎来了改造提升。但不知是何原因,在居民民主投票环节中,屋顶漏水维修并未纳入改造项目。

    朱兴江是新典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住在这个小区的顶楼。因此,在老旧小区改造前后,他格外关注此事。今年8月,正值夏季多雨,他向网格长顾佳祺反映了这个情况。“一是自家饱受漏水之苦,二是作为教师公寓小区的党支部书记,我也希望能替小区居民做点实事。”朱兴江说。

    与朱兴江有着相同遭遇的小区顶楼住户还有不少。次月,顾佳祺对小区47户顶楼住户走访调查,发现有漏水维修诉求的达到了37户。在很多顶楼居民的家里,她看到墙壁、屋顶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墙皮大面积脱落。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小区的顶楼被居民戏称为“水帘洞”。

    五方合力达成最终解决方案

    维修的症结在于如何筹措费用。幸好,这单“急件”被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点捕捉到,并通过民生议事堂活动,迅速派送到了段塘街道,街道联居干部及分管领导逐一下基层勘探现场、体察民意。而第三方专业机构“地毯式”排查发现,这37户顶楼居民家都有不少漏水点位,有的甚至全屋漏水。经现场核算,按最节省的方式施工,也需要维修资金50余万元。

    更幸运的是,这单“急件”也得到了海曙区住建部门的积极回应。街道、社区、物业、原旧改单位、政协委员及顶楼居民代表五方合力,经过前后分楼栋、一户一档地面对面沟通会谈了8次,各方最终达成了“街道统领、物业主体、居民众筹”的方案,即由居民承担个人屋面维修价格的10%,旧改企业捐赠45%,物业出资45%。

    经历了楼顶改造,邻里之间更和谐

    9月16日,维修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一个月的施工,10月16日完工。在维修过程中,退休的党员志愿者带头积极协调,直至施工结束未收到任何“售后问题”。就这样,37户顶楼的“水帘洞”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在11月15日的验收中,各方对施工质量都给予了高度认可。带队验收的段塘街道副主任包益斌要求社区和物业做好对雨期屋顶防水情况的跟踪了解和及时反馈,并要求施工方在质保期内落实维保责任。

    现场的居民们也纷纷点赞,朱兴江也很高兴。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经历楼顶改造这件事后,邻里之间扯皮的少了,换位思考的多了,邻里之间更和谐了。

    “我们会对辖区其他老旧小区的屋顶漏水情况进行摸排。除此之外,未列入改造的老旧小区电瓶车充电桩、停车位改造等民生工程也在协调开展。”新典社区党委书记陈国富有感而发,“通过党建引领挖掘‘居民带头人’,并在共同缔造活动促进邻里和谐的做法有了初步效果。现在,居民参与小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各类难点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庄涵予 何向远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