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瑜(左三)在颁奖典礼上。受访者供图 |
|
生活中的梅瑜。受访者供图 |
“我以前的作品大多是幻想类的,这次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昨日,从上海归来的梅瑜与记者分享了她的新作。凭借作品《南塘老街》,刚刚在第二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颁奖典礼上获颁“桂冠奖”的她,是全国8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宁波儿童文学作家。 1 这部“随缘”的作品摘得重磅奖项 梅瑜是北仑大榭人,“出道”8年,已创作发行儿童文学作品10余部。“我喜欢‘南塘老街’这个名字,在作品中,宁波这条著名的商业街被我‘搬’到了故乡大榭岛。故事讲的是在这条街巷里,一个少女的成长和邻里之间的点滴相处,以及宁波本土的一些民情风俗。” 《南塘老街》刻画的主人公,有梅瑜自己的影子,创作过程中她把儿时在大榭岛生活的一些细节,融于其中。“小时候住的地方,邻里关系特别融洽,虽然长大后分开了,但偶尔碰到,老邻居还会叫我的小名。那一下子,觉得大家又回到了过去,那种感觉让我很沉醉。”也是这份沉醉,成了梅瑜提笔创作的灵感,“整体故事框架是虚构的,但情感是真实的。” 据悉,这部带有旧时光迟缓与暖意的散文体回忆录,在大赛期间获得了黄蓓佳、常立、杨筱艳等多位儿童文学作家的高度评价。“小说基调温暖又不失童趣。孩子在长大,旧物在消失,时代在前行,唯有爱和友谊长存于文字。”这是黄蓓佳给予的认可。 第二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由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主办,力求从发现新作者、书写新形象、寻求新突破3个维度,为有志于儿童文学创作的作者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充满创意与无限可能的全新平台。从1464篇有效投稿中,《南塘老街》脱颖而出。 “《南塘老街》全文5.7万字,我大概写了一个月。写完后就放着,直到今年上半年看到大赛征稿。文稿投出去,就随缘了,也没想过会得奖。”在文学创作方面,梅瑜很“佛系”,投稿前仅花了一个星期修改,她甚至不记得这部作品究竟是何时完成的。有构思,伏案便写,至于写完后是否有面世的机会,并不在她的计划内。听来,似乎有点“凡尔赛”,但更“凡尔赛”的是这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成长史。 2 “半路出家”的她拿奖拿到手软 44岁的梅瑜属于“半路出家”,她用8年时间迅速在儿童文学领域“成长”,一连出版10余部作品,大大小小的奖项拿了10多个。 “坦白说,我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作家。”梅瑜大学期间读的是精细化工专业,与现在的兴趣无关。可她又是有天分的:念书时,作文常常会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分享;工作后,所思所感,总爱落于笔尖,也常会把随笔、散文投递报刊。在旁人看来,她成为作家,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梅瑜的第一个偶像是郑渊洁。小时候做完功课,她会窝在角落,翻看《童话大王》。那份独处时的甜蜜,渐渐引导着她从随笔、散文拓展到有趣的童话故事。 2015年,她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小说《单翅天使》问世,到如今已有10余本儿童文学作品上架发行,包括《芝麻绿豆阿南公》《樟树公寓的十二家房客》《神奇教室》等,并且获得诸多荣誉:第45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儿童文学组冠军,第四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银葵花奖,第五届、第七届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银鲸奖,首届秦文君儿童文学新作奖等,部分作品入选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 有一颗向往童话的心,才能捕捉现实中的童话故事。梅瑜的创作常常来源于孩子稀奇古怪的举动和想法。有一次,她发现朋友的孩子上厕所总会搬着小马桶到窗帘后面去,后来就写了一篇《荷叶背后的世界》,把窗帘比作荷叶,把那个孩子比作一条小鲤鱼。 跨界“成才”,梅瑜走的路很顺:投稿、获奖、出版。可回过头看,这条路又不是她最初设定的。在她看来,写下的每一个文稿,在投稿前都只是电脑里的文档。有时看到征稿信息,便会投稿,至于结果,并不在乎。“它们有自己的‘命运’,投出去了,就不是我能掌握的。” “写作是一件既轻又重的事。”谈及一路走来的感受,梅瑜总结道,“轻的是,可以沉浸其中,妙笔生花,天马行空;重的是,当作品被更多孩子看到,唯有落笔更谨慎,创作更用心。” 记者 陈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