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0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

宁波分享 海洋与城市的 “美丽故事”

    12月3日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8)举行“中国角”系列边会。来自宁波的生态环境代表团受邀参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边会,并作“海洋蓝碳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将“宁波经验”向世界传播。

    海域总面积超8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678千米、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宁波,讲述海洋与城市的“美丽故事”,不仅自然贴切,且更有发言权。

    宁波有着丰厚的海洋资源“家底”。不仅海岸线绵长,蓝碳生态系统储碳能力强、增汇潜力大,滨海滩涂、盐沼、渔业碳汇潜力都非常可观。据初步估算,宁波海域现有碳汇储量为374万吨,每年增量可达11.36万吨。

    守着这片蓝色“金矿”,怎么让金子发光?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尤武卫是这段“宁波故事”的讲述人。

    从顶层设计上,宁波系统谋划了蓝碳政策的支持体系,正式启动了减污降碳创新城市创建工作,结合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行动纲要,编制了蓝碳“宁波方案”,明确将海洋碳汇基础研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碳汇与产业融合、海洋碳汇试点示范作为重点四大任务,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

    为打造蓝碳资源保护体系,宁波的治理主打一张“精准牌”:在全市范围内精准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水生态保护修复、清洁排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入海排口整治等专项行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清洁排放改造,对港口码头、船舶修造、海水养殖等涉海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

    如今,宁波的“海洋牧场”已是实实在在的“绿色银行”。全国首单蓝碳拍卖、全国首单蓝碳浒苔保险项目、全省首单蓝碳质押融资都在2023年相继从宁波启航;企业、个人志愿者都积极参与到海洋资源的呵护行动中来,接力守护着这片“碧海银滩”。

    “宁波期待与各方多沟通、多交流,通过更广泛的全国乃至全球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尤武卫表示,宁波将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目标,力争在海洋生态修复、监测体系构建、融合发展、基础研究、碳汇价值实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将宁波打造为“蓝绿交织、河清海晏、特色鲜明”的海洋中心城市,为实现碳中和贡献蓝色力量。

    据悉,COP28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来自167个国家的领导人、官员、谈判代表、企业家、活动人士等超10万人参与此次盛会。

    记者 滕华 通讯员 马凯明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