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1/nbwb/2023-12/16/A6/10106716_ds-qianyh_1701762800400_b.jpg) |
青山绿水的梅溪水库——堇山湖全景。 |
![](../../../images/1/nbwb/2023-12/16/A6/10106715_ds-qianyh_1701762752808_b.jpg) |
建于1922年,枯水期偶露尊容的百岁磬裁桥。 |
□沈长根 文/摄 见此题目,定有人问:磬裁桥早已没入梅溪水库之底了,你能站在磬裁桥上? 问得对也不对。 农历小雪那天,沐浴和煦阳光,哈哈,我确确实实站在了磬裁桥上。 那天,借梅溪水库建库三十周年活动之光,群友相呼,一行人驱车前往鄞州塘溪镇。车过梅溪水库,当地百姓称之为堇山湖,那就入乡随俗吧。车窗外,掠过青山绿水,湖光山色之后,渐见湖滩露出水面,又见枯草片片,枯木丛丛。原来,前段时间少雨,虽为初冬,已入枯水之期,处于上游的湖底随着山势地形上升而露出水面。忽见一座水泥长桥突兀于湖底的一泓细流之上,引得车内一片惊呼:“哇噻,磬裁桥,磬裁桥,今天终于一见你的尊容了!” 于是,众人迫不及待地下车,手抓岸边的草木为梯,从公路之上下行到堇山湖之底。脚踩湖底泥泞的淤泥和那高高低低的乱石,拨拉开已经枯干的齐腰高的湖草灌木,兴奋得以比赛似的疾步登上辉映在冬日阳光之下、横卧在堇山湖底的磬裁桥上,犹如久违的挚友相见,发出阵阵欢呼,纷纷举起手机狂拍。龚帅、潘爷两位仁兄更是放飞无人机,凌空开拍。 一阵兴奋之后,曾为记者的我,出于职业养成之好,对磬裁桥的前世今生,既作仔细观察,更作详细考察。 磬裁桥位于堇山湖岸边宝庆庙之东的湖中央,长30余米,为五孔水泥拱桥,从下上望,气势如虹。早在康熙年间,为便捷梅溪两岸民众往来,在宝庆庙之东建了一座石拱桥,名为东庆桥,但屡遭洪水冲毁,梅溪两岸民众只得屡毁屡建。1916年再遭冲毁后,在上海做水泥生意的鄞县商人陈磬裁慷慨捐资兴建,于1922年完工,故名磬裁桥,成为大嵩地区第一座钢筋水泥混凝土大桥。 陈磬裁,这个乐做善事的宁波商人,由他一人出资在宁波各地共建造了十座桥梁、十座凉亭。陈磬裁乐做善事的爱心,被宁波人民广为传颂。磬裁桥则是他捐款兴建的第三座桥梁,为此,广受人们关注,现被列为鄞州区文物保护点。有意思的是,这个文物保护点的石碑上用红字写着“水下磬裁桥”。 “水下磬裁桥”,今天,我站在了你的身上,怎不感慨万端,遐想无限。 梅溪发源于白岩山东部的石梅岗南麓和九曲岭峡谷之间,流经塘溪镇的童夏家村、上周村、童村汇入梅溪水库。为何称其堇山湖?原来,梅溪发源的白岩山上多长萋萋赤堇草,民众就直叫“赤堇山”,简称“堇山”。宋代《宝庆四明志》记载,“赤堇山在鄞县东四十里,云山有草曰赤堇,鄞县以此为名而加邑焉”。呵呵,原来鄞州之名亦出于此,难怪当地民众称之为堇山湖了。 然而,千百年来,平时流水淙淙、清澈见底的梅溪,一遇台风暴雨,洪水泛滥成灾,有“十年七灾荒”之说。在童村童氏宗祠的“千年童村”年谱表上,就有如下记载:“民国十年,沙孟海先生撰文,以记三年大洪水赡灾始末,并刻石碑以留后。”“1949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夜,童家岙发生大洪水,死亡14人。冲毁房屋三十余间,文昌殿、西来吉刹、北涧高亭,均毁于这次大洪灾。”等等,这些记载,已为“百岁老人”的磬裁桥便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受的见证者。 “百岁老人”的磬裁桥见证的是洪水泛滥“十年七灾荒”。请问三十而立的梅溪水库——堇山湖,你这位“年轻小伙”见证了什么?梅溪水库——堇山湖含笑而答:“请看看倒映在我碧波荡漾湖面上的美景,您就可知道了。” 顺着这位“年轻小伙”的指点,我放眼看去:蓝天白云,青山如黛,风景秀丽,碧波粼粼的堇山湖如一面硕大无朋的明镜,映现着世间美景。她犹如一位身披一袭青纱婀娜多姿清纯甜美的乡间少女,端坐在暖阳轻风之中,向你细细诉说她的见闻和感受。 您请看:流经童夏家村、上周村、童村的梅溪,汇入堇山湖的怀抱。如今,环绕堇山湖建起了2.5公里的文化休闲长廊,秀美山水与名人诗画相融。童夏家的雁村被称为“宁波的香格里拉”。村后就可走菩提岭古道,若上宁波最美的风车公路,便可到达网红地白岩山,怎不令游客陶醉其间、流连忘返;沿湖的健身步道串起沙村、童村、上周村和童夏家村四大古村,两侧竹林茂密,健身的人们在这天然氧吧中或快走或慢跑,如入深深的竹海之中;大岭头上古木参天,华盖葱郁,荫翳蔽日,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山岙小村竟然走出了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书法泰斗沙孟海、著名昆虫学家周尧、“中国的凡高”沙耆等等50多位享誉海内外的名人志士。现在,纪念先人遗风的沙氏故居、童第周故居等四大名人故居修葺一新,前来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成为浙江省唯一被授予中国最美乡村摄影培训基地和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塘溪创作基地;大坝前的沙村既是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五兄弟出生、居住之地,更是他们革命工作之居,成为鄞州和奉化革命运动的发源地,现在成了“堇山红脉,赓续传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堇山湖啊,你已成为塘溪镇“名人故里,山水塘溪”的一张金色文旅名片。 您再看:风光旖旎的堇山湖畔,古松苍郁,红杉绚烂。其上的环湖公路上车辆飞驰,那是以往山民们未曾见过的新景象。新建的公路,便捷的交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堇山湖所在的塘溪镇办起了汽车配件、金属压延、针织服装、打火机零配件、教育文具为主导产业的企业两千余家,其中,5家销售过亿元,41家超两千万元,总产值达20余亿元。致富的乡民们在节假日与前来的游客一起登上张家岭、菩提岭、黄泥岭等古道探幽揽胜,享受山水塘溪、惬意人生。 您还可极目:白岩山是天台山脉中段北域的第一高山,是鄞州主要水系之一大嵩江的发源地。大嵩片区三面环山,一面靠海,临象山港。大嵩片区这一背山面海、坐北朝南、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宁波最后一块田园绿洲”。如今,堇山湖成了大嵩民众的天然大水缸,是大嵩片区塘溪镇、咸祥镇、瞻歧镇三镇水厂的主要水源。有了纯净的饮用水,不但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吸引人才发展经济提供了保障。2013年,鄞州根据大嵩片区“拥江揽湖滨海”的优越地理条件,经批准设立了省级开发区——大嵩新区,面积约253平方公里(含3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作为向东发展的滨海区,打造“智造蓝湾,未来绿城”,成为鄞州经济的增长极。经十来年开发建设,大嵩新区已集聚企业300余家,去年实现工业产值270亿元,成为鄞州乃至宁波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站在磬裁桥上,我看到的不仅是从九曲岭峡谷奔流而来的梅溪、梅溪之畔的如画风景、碧波荡漾的堇山湖,更看到在梅溪乳汁哺育下,兴起于唐宋、成型于明清的千年古镇塘溪镇和大嵩新区的崭新风貌。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振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画卷啊! 我站在磬裁桥上遐想,沉浸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