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潘明杰在进行网络远程调解。 |
|
2020年,潘明杰(右三)在建筑工地了解情况。 |
3 真情化坚冰,一场纠纷上门22次 我们再看看潘明杰如何使用“法外施恩”计策的。 2011年上半年,因为琐事,在宁波开店的李先生带人去找另一店主理论,结果被捅数刀,当场死亡。李先生的妹妹李女士对处理结果不满,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诉,因而李先生的遗体一直没有火化。 2020年,潘明杰第一次上门,李女士对他不理不睬。随着上门次数的增多,李女士态度有所改变,会和他聊一些家常。潘明杰从聊天中获知,李女士由于常年上访,已不上班多年,养老和个人生活都遇到了许多困难。潘明杰将这些事默默记在心里,一件件帮着解决。 “这么多年,你都在独自‘游泳’,这日子苦啊!你只要一转头,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就可以上岸。”当潘明杰第22次上门时,他的话打动了李女士。她大哭一场,决心与往事诀别,同意了调解方案。这一天,是潘明杰接手这个案子的第103天。 许多案子都像上面这个案子一样,是潘明杰“跑”成功的。他向当事人承诺“最多跑两次”:第一次是当事人来交案子,第二次是当事人来签署调解协议,两次中间都是他上门服务。 让当事人“最多跑两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11年来,潘明杰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多数春节都在外出调解中度过。 2021年春节期间,他接手调解一起女孩的母亲向学校索要数百万元“赔偿”的未成年人受性侵案,他好几次去几十公里外和女孩家长见面,又跑到教育部门沟通。他提出了“给孩子一个平静未来”的观点打动了女孩母亲,她对潘明杰的态度从抗拒变为信赖,不再要求巨额“赔偿”,而是给女儿改了名、自己搬了家。在潘明杰的奔波下,教育部门为女孩继续接受教育创造了新的条件。 两年过去了,女孩母亲遇到和女孩相关的难题,还会打电话来向潘明杰请教。 在一次次的破解难题中,潘明杰成了调解疑难案件、历史积案、重大舆情案的专家。 当别人惊叹他的技能时,他总是说:“这是随着情况的变化,在我的一点儿启发下,当事人自己彻悟的结果。”他说的“启发”,更多是他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是他用真情融化了坚冰! 4 心中有信仰, “计”的背后是担当 “调解员既是社会伤痕修复师,也是社会治理者,责任重大,要有担当精神。调解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纠纷,更要让纠纷中的人拥有更好的生活。”潘明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正是这份担当,他在调解时会给当事人讲人生道理。 丈夫嗜赌,妻子闹离婚。潘明杰在批评丈夫之后,对妻子说:“男人的坏习惯改了就行,不要老提,要学会得理饶人。”那声音轻得如同老父亲叮嘱行将出嫁的女儿。 儿子不去工作,激怒父亲。潘明杰对“啃老”的儿子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一旦大树枯了,乘凉的人可能会被饿死。” 正是这份担当,他在调解成功后,总是设法帮助当事人。 有一次,他在调解完一名女孩被已婚男子骗取感情的纠纷后,得知女孩在宁波孤身一人,便让妻子陪女孩去医院做人流手术。 还有一次,他在调解好一起外地打工者触电死亡纠纷后,到殡仪馆给亡者张罗告别仪式。 正是这份担当,他一直想将自己的“老潘警调三十六计”传承给更多的人。 由于潘明杰的出色表现,早在2013年,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以他的名字成立了“老潘工作室”。2018年,工作室升格为“老潘警调中心”。 如今,“老潘警调中心”成了鄞州区“警调衔接”的“旗舰店”,其他23个派出所的警调室是“加盟店”。鄞州区的调解员遇到难题,都可以请教潘明杰,也可请潘明杰远程或到现场参与调解。 正是这份担当,他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9年前,潘明杰多方奔走,促成鄞州区慈善总会设立“平安善治基金”,用于救助纠纷中的困难者。目前,已经有50多人得到救助。 今年年初,在潘明杰的推动下,宁波市公安局以“老潘警调中心”为蓝本,推出了浙江省首个“社会矛盾纠纷警调衔接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如何接案、调解、归档有了统一的规范,刚入职的调解员,只要按着此规范做,就能快速成长。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上个月,浙江省委政法委评出了一批浙江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老潘工作室”警调衔接工作法在列。 面对荣誉,潘明杰摆摆手:“老潘不老,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是啊!他太享受人民调解这种集中国智慧的“柔”与法律的“刚”于一体的工作,在他看来,当事双方在纠纷发生时冰冷的面孔下面都有着柔软的心,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让双方相互和解,并与各自的内心和解,开启新的生活。 记者 杨静雅 文/摄 (部分照片由“老潘警调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