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自法将一盆仙客来送给周老师(左)。 |
“周老师,辛苦了!”12月24日上午,在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社区“阳光家园”教室,63岁的钱自法抱着一盆仙客来脚步蹒跚地走来。 这盆花是东南社区阳光共富花园种的,这群“大孩子”(智力障碍群体)挑选了花园里最鲜艳的一盆花送给他们的“周老师”。 她叫周志利,是社区30余名“大孩子”的“周妈妈”。从穿衣、梳头、简单家务等生活技能的教导,再到登上各大舞台表演舞蹈,13年来,周志利付出了她所有的爱,为他们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 “别怕,周老师在呢!” 在阳光家园筹备阶段,为社区这群“大孩子”找授课老师成了一大难题。听说学员是一群智力残疾人员,很多老师都打退堂鼓了,但周老师却接过“重任”。 学员们自理能力差没有办法维持课堂秩序,她就从零开始,一点一滴教他们生活技能。家里人不愿让孩子到社区来“丢人现眼”,她就一次次上门劝说,让学员们重回教室。 “虽然他们很特殊,但他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站上舞台。”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周老师坚持了13年。 学员蔡夏燕今年58岁,具有中度智力残疾,加上小儿麻痹导致的右脚残疾,练舞蹈时常常要比别人慢很多拍。当学员嘲笑她时,不服气的蔡夏燕会和学员吵架,甚至动手。这一切都被周老师看在眼里,格外照顾她,在课后“开小灶”帮助她。慢慢地,音乐响起,她已经能跟上节拍了。 十年前,蔡夏燕的父亲因病去世。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原本要强的她变得没有安全感,总是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得知情况后,周老师和丈夫前去探望。走进房间,看见蜷缩在客厅一角的蔡夏燕时,她心疼地抱住蔡夏燕:“夏燕,别怕,周老师在呢!” 每天晚上,周老师都和丈夫来到蔡夏燕家中,陪她入睡后再离开,持续了三年时间。慢慢地,蔡夏燕走出了阴霾,重新回到阳光家园的课堂。舞台上,那个不服输的蔡夏燕回来了,站上了C位。 应该让他们掌握出行技能 陈春莉今年54岁,是学员中最安静的一个。上课时总是不争不抢,不喜欢发表意见,总容易被人遗忘。但在美术课上,她的作品经常让人眼前一亮,安安静静绘画的她总能得到周老师的表扬。 有一次,陈春莉的位置空着,周老师急了:“春莉今天怎么没来,你们看到她了吗?”但大家都摇摇头说没看到,这让周老师有点担心,她赶紧给春莉的家人打电话,没想到春莉竟然走失了,家人正在四处寻找。 这下周老师慌了,赶紧召集志愿者们一起在小区周边寻找,还在社区网格群、业主群发布消息。在大家的努力下,总算在小区旁边的桥洞找到了春莉,她正躲在一角,用惊恐的眼神望着路人。原来,她在小区走着走着迷路了。 “以前,他们常常被‘关’在家里,因为家里人担心他们会走丢,他们都没有机会好好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件事后,周老师有了一个新的念头,应该让这群“大孩子”走出家门,掌握出行技能。2019年底,帮助智力残疾人员出行的阳光助“行”计划应运而生,从坐公交到坐地铁,从去超市到公园,带他们真正走出去。 “希望有人 能继续陪他们跳下去” 在每年举办的“东南之春”社区春晚上,这群特殊学员带来的文艺节目,总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好运来》《好一朵茉莉花》《爱的奉献》《采茶舞》……舞台上,他们的动作有些笨拙,但台下年迈的父母,早已偷偷抹泪。 由于先天智力残疾,60岁的张德彪无法独立生活,连过马路、坐公交对他来说都格外艰难。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家里孩子多,无法对他精心照料。2012年,张德彪和学员们一起在台上表演《感恩的心》,整齐划一的手语,把老母亲陈秀定看哭了。 “一个连走路都会摔跤的人,现在居然能站在台上表演,我们真的想都不敢想。” 普通人排练一个文艺节目,可能需要一个月,但对这群“大孩子”来说,就像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一次教完,第二次上课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一个简单的转身,就有人摔倒在地。”一个简单的动作,周老师需要重复很多遍。 今年10月,社区的阳光共富花园开园了,而这群“大孩子”则成了花园的花匠,他们精心呵护着这里的花花草草。花盛开了,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他们的周老师。 作为学员中的积极分子,张德彪自告奋勇手写了一张贺卡。“周老师,谢谢您,辛苦了!”简简单单几个字,他在家里偷偷练习了好几遍。 “周老师,辛苦了!这花送给你!”钱自法捧着一盆仙客来,送到周老师手里。这突如其来的“告白”,让周老师有些不知所措,她笑着笑着却抹起了眼泪。 “看着他们慢慢变好,我真为他们高兴。我总会老的,希望能有人接替我,继续陪他们跳下去……”这是周老师最大的心愿。记者 薛曹盛 郑凯侠 通讯员 章媛 陈颖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