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全国性热潮,如果没有记错,到现在大概有三波。 第一波是经典名剧《红楼梦》带来的。一位老前辈曾告诉我,越剧电影《红楼梦》放映期间,影院通宵达旦放映,也无法满足热情观众的观影要求。 第二波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浙百掀起的。剧作家顾锡东根据一位熟人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五女拜寿》,经年轻的“小百花人”演绎,以青春、清新、清雅之风征服了诸多越剧观众,舞台演出和电影播放的盛况有据可考。 第三波,大概就是现在。从满屏的陈丽君、李云霄谢幕转圈圈,到浙江小百花戏票售空时间以分钟计,冷清许久的越剧圈,突然肉眼可见地沸腾起来。 但是,“泼天富贵”之后,且当如何? 《中国艺术报》日前报道了茅威涛面对这波越剧热潮的三个忧虑。其一是评论与理论研究界对于戏剧市场与传播领域研究的漠然,其二是业内在《新龙门客栈》爆火现象下暴露的运营理念的落后,其三则是主流创作内容呈现上的匮乏。简而言之,越剧乃至戏曲的业内工作者,并没有来“蹭热度”。 现在正是“搭乘顺风车”,群策群力,思考、研究进一步出圈之法的时候,但事实上,业内却显得非常“安静”。 与业内的安静相比,越粉圈却显得颇为热闹。新的越剧观众大量涌入,也带来了一波喧嚣的争吵。笔者时不时在热门中刷到一些对演员、对剧团的嘲讽,以嘲讽“新来的”不懂欣赏,来体现“越圈”的高贵,或许,主要还是为了发泄自己某些难以言明的负面情绪。 但是结果如何呢?现在的音乐剧演出固然不能场场爆满,但整体票房和运营状况肯定比以前要好。涌进来的人当然不可能全留下,但确实留下了不少。越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戏剧本来就是综合艺术。拿戏曲来说,既然“以歌舞演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欣赏重点。可以偏重“歌舞”,也可以偏重“故事”“人物”。你纠结于谁的吐字咬字不好听,我也许不喜欢谁的身段生硬僵直,他也许不满意于某人唱得虽好但演谁都一个样。哪里有什么高下贵贱之分? 戏曲的推广虽然不是戏迷的本职,但若喜欢一样艺术,难道不希望看到更多优秀的创作?没有基数巨大的从业人员,怎么会有大量的顶尖人才?可是,没有巨大的观众数量,又怎么会有大量的从业人员?在这种时候,不做善意的正向的“科普”,反而在阴阳怪气地嘲讽与拆台,除了暴露自己的狭隘和刻薄,还能证明什么? 越剧何以能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胸襟,是行业发展重要的“助推剂”。为了越剧的繁荣与发展,从业内到观众,都该多多“蹭热度”,好好创作、推广、传播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