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赋能学子成才之路

公牛学子参加改善周现场调研。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自迁建慈溪以来,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相继成立了公牛学院、新海学院、慈星智能产业学院等9个产业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应用型转型新路径。

    优秀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是一座城市宝贵的财富。让青年人与城市双向奔赴,本质上是一种双赢乃至多赢。只有让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得到充分转化,让青年人得到足够的回报与激励,才能真正实现优秀学生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与地方企业一起推动高校教育的改革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迁建慈溪这5年里,宁大科院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公牛学院:

    留企人数年年攀升 校企搭台学生显身手

    从一组数据来看公牛学院的育人成果。截至目前公牛学院累计招收五届学生150余名,已有三届毕业生共计86名,其中入职公牛集团的19人。今年11月面向2024届准毕业生校招,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18名学生提前与公牛集团签了三方就业协议,签约率达55%,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展现出其优势,被主流媒体相继转载报道。

    公牛学院出色的育人成绩与校企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分不开。配送访销和改善周实践课程历来是公牛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亮点和重点环节,将课堂搬到产品销售终端以及企业工作现场。以合作企业实际管理改善项目为课题,成立项目小组,先后在各个公牛经销点和集团内部进行改善周实训,加深企业工作认知,为学生更快成为合格的精益人才赋能,也是学生开启职场人转变第一步。一学年来,公牛集团高管、企业导师参与授课、实践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人数逾40人次。

    另外,公牛学院配合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积极参与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参与公牛集团技术攻关、联合科研平台建设等。包括联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协助完成慈溪市科技攻关项目中期报告,共同完成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申请;培养的研究生围绕公牛集团提出的柔性振动盘关键技术、面板AI视觉检测技术等技术攻关需求进行选题;校企共同开发可信供应链平台,已实现20余家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数字化监管。

    “聚焦精益、企业主导、校企联合”是公牛学院的办学特色。得益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迅速融入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价值。毕业生郑学入职公牛集团后,在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公牛企业文化激励下,短短一年左右,迅速成长为公牛集团最年轻的物流课长。

    新海学院:

    新老生结对帮带 校友情延续同事缘

    新海学院毕业生在新海集团的人均年薪在10万元以上,分别在研发、质量等岗位承担重要工作任务,广受企业师傅及领导好评,有效促进了2023年新海集团对第三届新海学院毕业生的招聘及人才储备。

    从2020年起,新海学院医疗器械专业课程开始探索1+X的双导师教学模式,采用行业专家到堂授课、实践指导,学生入企实验等形式,直接参与一线教学授课和实践辅导,打通课堂与行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为使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专业内容精准匹配市场需求,新海学院邀请了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和骨干和在校指导老师,共同参与2019级新海学员的毕业设计答辩。校企双导师分别从专业和产业双维度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从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创造性给出了评价和改善建议。实现了行业需求“出题”、师生入企“寻题”,双师指导“答题”、企业市场“判题”,构建了学校与社会多元评价体系。该人才培养评价模式获得了央视的高度评价。

    为拓展学生眼界,今年新海学院安排学生赴上海参观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和赴杭州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参观游学,使学生对于医疗器械产品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海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如今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黄欣煜从新海学院毕业后入职新海集团,并获得了“2018年中国红点奖”金奖。2022年,黄欣煜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获得宁波市“大学生就业之星”奖项。如今,新海学院已经培养了近150名学生,今后也会有更多像黄欣煜一样的毕业生选择留慈留甬,为当地的发展贡献力量。

    慈星智能产业学院:

    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答辩

    在校所学更贴近企业所需

    2023年,慈星智能产业学院共毕业32人,其中9人于慈溪当地企业就业、11人于宁波企业就业,该届毕业生留慈率为28.1%,留慈留甬率为62.5%,就业率为100%,均为历届最高。经调查发现,慈星智能产业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目标城市比较集中,全部留在了宁波、杭州、上海三地,绝大部分选择了与产业学院学习期间所学相关的技术工作。

    慈星智能产业学院与当地多家知名企业保持着合作关系,共建专业、共设课程、共编教材、共建实践基地、共建师资,实现资源共享。

    积极开展项目化驱动教学和基于工作室的企业实战项目教学活动,聚焦提升学生对实际工程的动手能力是慈星智能产业学院秉持的办学特色。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本年度新增学生企业实践项目8项,生均参与企业项目2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有大幅提高。

    为促进校企相互了解,2023年6月,学院还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慈星学生的课程答辩,通过答辩展示了学生制作的成熟作品和参与研发的企业项目,增强了企业与学院的了解和互信,为学院与本地企业后续开展各项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以实践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将学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贴近产业需求的学习体验。慈星智能产业学院以此为基础,不断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术和产业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在学术和实践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毕业后,我选择了留在慈星股份继续工作学习。”优秀毕业生龚昌政表示,“在慈星股份工作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参与了慈星股份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同时今年还当选了2022年度宁波市大学生就业之星,我感到十分光荣与自豪,同时也深深爱上了慈溪这片土地。”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宋超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