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上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陵绝响

□戴爱娟

    打开《故宫的古物之美》的目录,第八章“命若琴弦”,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几年由于学古琴的缘故,对古琴曲中的人物故事有所了解:学《凤求凰》,了解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雪夜私奔的爱情故事;从《阳关三叠》这首曲子里,知道这是王维写的古诗,还是一首琴歌,你可以边弹边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和子期的友情令人动容。当然,这嵇康以及嵇康背后的故事,听了让人惋惜、叹惜。

    “命若琴弦”开篇讲男人的“美貌”:“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魏晋时期出了许多美男子,也有许多文字记录那些美男子的容貌与举止,如《世说新语》专设“容止”这一章来记录这些东西。而嵇康之美,美得被人误认为神仙。曾经有一人对王戎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注:嵇康之子),气宇轩昂如野鹤立鸡群之中。”王戎说:“那是你没见过他爹。”《世说新语》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形容嵇康像高峻挺拔的松树,傲然独立;喝醉酒了,还像玉山一样光彩照人,将倒不倒,勾魂摄魄。

    嵇康特立独行的性格吸引了几个好朋友,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这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人,竹林成为他们最佳的隐身之所。在那里,他们抚琴叩曲,花间烹茶,长啸当歌,诗意地栖居,被称为“竹林七贤”。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北宋李公麟(传)《竹林七贤图》,分段描绘了袒背侧坐的王戎、抚琴远望的嵇康、与酒为伴的刘伶、低头沉思的向秀、善弹琵琶的阮咸、卧读长卷的阮籍,竹林七贤任性自然的风姿跃然纸上。

    《广陵散》是古代名曲之一,这是一首唯一有杀戳气息的古琴曲,缘起于聂政,绝响于嵇康。

    这首曲子包含了聂政和嵇康两个典故。第一个典故:《聂政刺韩王》。战国时期,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期而被韩王杀害。聂政为了报仇雪恨入深山学琴,并做了三件事: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援石玉落其齿。十年以后,聂政学成超绝琴艺,终于杀死了韩王,报了深仇大恨的同时自己也同归于尽。

    第二个典故:《广陵散》的“最终”演奏者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嵇康被杀的直接原因是得罪了钟会。钟会对嵇康心存敬畏,他撰写了文章想拿给嵇康看,又不敢面交,在犹豫徘徊了许久后,将文章扔入嵇康院中,掉头就跑。当他有勇气再次来见嵇康时,嵇康却在打铁,给他拉风箱的是向秀。嵇康和向秀都不理睬钟会,钟会准备悻悻离去。嵇康这才开口:“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嵇康继续打铁,于是钟会心存芥蒂。正好这时发生了一桩冤案。嵇康朋友吕安的妻子被哥哥吕巽设计奸污,吕巽却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诬陷吕安不孝。嵇康为了证明吕安的清白,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结果和吕安一起被捕入狱。钟会报复的机会来了,他趁机向司马昭大进谗言,声称像嵇康这样的“卧龙”绝不能再留在民间。最后,嵇康和吕安都被杀害。

    嵇康被杀那年39岁,又说40岁。行刑的那天,有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嵇康神色不变地走入东市刑场,看了看太阳下的影子,索琴弹了一曲《广陵散》,曲毕,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广陵散》真的就在嵇康之后成绝唱了吗?没有,其实一直有曲谱流传下来。唐代时候就有《广陵止息谱》,明朝朱权的《神奇秘谱》里也有曲谱。《广陵散》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据说嵇康临死前曾说:“过去有人要跟我学这首曲子,我没答应他。”那位想学《广陵散》的人叫袁孝尼,是他偷偷地把曲谱记录下来;另一种传说是嵇康死后,鬼魂寻觅新的弹琴者,教会了他这首曲子——这当然又是一种附会。

    一直到近代,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打谱整理出《广陵散》,夏溥老将名琴“猿啸青萝”相赠,又引出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

    如今,《广陵散》是古琴十级考级曲目,能抚《广陵散》的琴者不少,能入境之人却寥寥无几。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