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趟旅行始于临时起意,那天晚饭时,在南京办事的女婿黄聪涛打来电话,问要不要替爸爸看望一下姑妈。这位姑妈是黄妙根的表姐,两人从小玩到大,她10多岁的时候和父母去了南京,多年来两人情谊不减。2019年,黄妙根本来想去南京看她,临走时生了一场病,一拖就是4年多。 听到女婿的电话,黄妙根点头说好,又感慨了一句:“上次没去成,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见。” |
|
▲ 黄妙根不能出远门,是因为妻子今年年初做了心脏手术后身体一直不好,住了两次院,走几步就会累。他几乎寸步不离地陪在她身边,每天量血压,仔细记录。 女儿黄幼兰知道看望表姐是父亲多年的心愿,于是劝他趁走得动去趟南京,别留下遗憾。但黄妙根很固执,“你妈不去,我也不去。” “那我也去。”一直没吭声的戚秋菊很坚定地开了口,“我们多久没出去了呀,把你小姑姑也叫上一起。” 黄幼兰很担心妈妈吃不消,但她在父母的眼里看到了期待和兴奋,当下就订了火车票。 |
|
▲ 第二天中午,89岁的黄妙根带着86岁的妻子和82岁的妹妹,在女儿的陪同下踏上旅程。从慈溪龙山坐车到余姚北站,再2个多小时高铁就到南京了。 戚秋菊一路都坐着轮椅,还好高铁站都有志愿者帮忙,进出都顺利。女婿到车站来接他们,老人凭着记忆找到了表姐家的小区。 |
|
▲ 第二天是立冬,黄幼兰夫妇带着三位老人逛夫子庙,阳光很好,大家兴致也高。但黄幼兰提出下午再去雨花台逛逛的时候,戚秋菊却说,她不想去了。 黄妙根知道妻子的心思:“你妈想去苏州,看看你舅妈。” 黄幼兰想起来了,妈妈和这位嫂嫂也多年未见,她赶紧让老公订票:“既然出来了,就把心愿都了了。” |
|
▲ 90岁的表姐一个人住在北四卫头一个老小区的六楼,没有电梯,她已经4年没有下楼。 戚秋菊实在爬不动,便在楼下等着,已经走了400公里的她被最后一段楼梯挡住了见面。 黄妙根和妹妹总算爬了上去,开门的瞬间,黄幼兰发现,89岁的父亲叫起“阿姐”,还是小孩那样急切的语调。说起幼时在外婆家的往事,老人们都激动得手舞足蹈,他们抓着一张旧的合影不撒手,挨个儿辨认着,说到那些已经不在的人,又唏嘘不已。 告别的时候,姐姐拉着弟弟的手,不停地重复:“你福气好。” 笑着笑着,眼里就有了泪光。 |
|
▲ 老人已经急不可待了,于是一家人急急忙忙坐地铁往高铁站赶。南京南站太大,他们一时没有找到无障碍设施。黄幼兰怕误了火车,又怕老人心急走快了摔倒,还好志愿者及时出手,帮忙引路推轮椅,总算赶上火车。 |
|
▲ 苏州的见面也不容易,戚秋菊这位87岁的嫂嫂也住在老小区,车子开不进去,但听说妹妹来了,她拄着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步挪出来,再坐车到酒店和大家见面。 老姐妹久别重逢,同样有说不完的话。嫂嫂还一定要请大家吃饭,晚辈订的包厢二楼,戚秋菊也上不去,是嫂嫂60多岁的女婿和几个晚辈一起把她抬上去的。 |
|
▲ 次日早上,黄幼兰的几位表哥表姐邀大家到苏州玩一玩,但戚秋菊已经精疲力尽,丈夫便在酒店陪她休息。下午,外孙专门开车到苏州将他们接回了家。 到家的那一刻,黄幼兰如释重负,这三天她一直悬着心,晚上都不敢好好睡觉,但完成了父母多年的心愿,她觉得很值。 回来后老人还像以往一样,同进同出,形影不离。黄幼兰常常觉得,婚姻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此——一起熬过生活的苦,走过最艰难的路,对方想做什么,都全力支持,然后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彼此都是对方的底气和依靠。黄聪涛 黄幼兰 摄 樊卓婧 文 |
2024年元旦,黄妙根和戚秋菊两位老人的婚姻到了第70个年头。 过去的漫长光阴,他们几乎每一天都在一起,一起生儿育女,面对生活的鸡毛蒜皮,一起照顾老人,又带大早逝兄长的三个孩子,晚年一起游山玩水,直到渐渐步履蹒跚。 一个多月前,他们和妹妹一起,三个加起来近260岁的老人,为探望90岁的姐姐和87岁的嫂嫂,带轮椅穿越两个城市,完成了一趟艰难但义无反顾的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