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1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 爷叔” 王家卫原创的 点睛之笔

沙逊大厦老照片。
剧照来自《繁花》剧组官方微博
“宁波爷叔”

    “宁波爷叔”,《繁花》小说原著里并没有这号人物,完全来自王家卫的原创。

    他是胡歌饰演的宝总背后搅弄风云的幕后高人,生意场上无所不能的“老法师”。

    他处变不惊、深不可测,洞悉“27号”外贸大楼里的一切,来了个“香港贸易总商会上海考察团”,里面居然有他早年的结拜兄弟。

    90岁的“济公”游本昌本色出演,亦让该角色增色不少,迄今收获零差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表示,这一“横来之笔”俨然成为剧版《繁花》的画龙点睛之人、神来之笔。仔细想来,他才是《繁花》剧情的真正幕后推手、定海神针。

    这位虚构的“宁波爷叔”是如何炼成的?这一没有明确原型的角色,为何处处都让人感到熟悉?让我们结合几位真实的“宁波帮”人物履历来看一看。

    诚信:“宁波帮”的立身之本

    在《繁花》剧情之初,胡歌饰演的宝总想请“宁波爷叔”出山。这位“宁波爷叔”除了提出要住和平饭店长包房这样明确的“物质”要求外,还默默地给当时的“阿宝”出了考题:让他拿着钱在海关大楼底下等。

    阿宝不负所望,等了他12个小时也没有“跑路”。姗姗来迟的“宁波爷叔”说:“你这个人还是有信用的,我们可以合作。”

    真实的“宁波帮”非常习惯这样的“等待”。比如五金大王叶澄衷,在他的发家史中有一个很著名的“等待”故事。

    当时,叶澄衷是在黄浦江上划小舢板做生意的小年轻。有一天,一位微醉的英国洋行经理把公文包遗失在舢板上。包中除了重要的生意单据,还有数千美金和英镑。而当时叶澄衷为了学习英文积攒许久的学费也只有一元钱,可知这笔财富对于他是多么巨大。但他耐心地等了一下午,将公文包还给了失主,并拒绝了他的巨额酬谢。

    如果说拾金不昧还只是“小中见大”,那么商帮“顶流”朱葆三的诚信事迹分量更重。与他名字连在一起的,有这样一句话:“上海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

    辛亥革命爆发,沪军都督府需要提用上海各钱庄的道库存款以应革命军需,但原道台刘燕翼避入租界后,道库存款存折实际掌握在驻沪比利时领事手中。领事以尚未承认革命政府为理由,不允许取钱。钱庄方面也坚持祖制,不见道台印鉴及存折,不肯付款。

    最终,是时任都督府财政总长的朱葆三出面,具函签发收据核收,担保各钱庄不受连累,才顺利从银行及钱庄取出款项支援革命。

    这实际上是朱葆三以个人信誉担保各钱庄太平,“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的评价对一个商人而言,不啻黄金万两。

    宁波商帮与香港商帮:关系千丝万缕

    最近,“宁波爷叔”版的报菜名很出圈——“生过蛋的叫马鲛鱼,没生过蛋的叫川乌,是象山特产……加宁波雪里蕻、野生大干贝、金华火腿丝、蛋清、泰国香米。华人船王里面大部分都是宁波人,都喜欢这种家乡味道,所以叫‘船王炒饭’。”

    各种色香味俱全的食材,加上王家卫的镜头拍出来的炒饭,要多诱人有多诱人。而当人们争相询问哪里可以吃的时候,赫然发现这又是王家卫杜撰的美食。

    “川乌实际上应写作‘公式公式’,每逢清明前,公式公式会洄游入象山港产卵。这时候的公式公式,肉质最为细腻肥美。”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象山籍青年学者周东旭表示,“新鲜的公式公式怎么做都好吃,象山人一般和新鲜腌雪菜一起煮。这类特别鲜的鱼,都需要雪菜来‘压一压’,不然鲜味会‘飘’。”

    “船王炒饭”是吃不上了,不过宁波船王故事以及“宁波爷叔”在香港探亲团里有熟人的设定,还是很有可信度的。

    宁波一带的“世界船王”出过两位,一个包玉刚,宁波人,一个董浩云,舟山人。王家卫本人,也是生于上海的舟山籍人士,对这些故事当然是耳熟能详。

    早年,包玉刚在上海发家,10余岁便进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习。1938年,他一度在上海从事银行工作,后转至香港全力投身海运,在过人的商业头脑以及睿智的决策下,一步步登上“世界船王”宝座。

    自1978年起,包玉刚夫妇便开始返回大陆,联络帮助家乡发展。其间,其团队也多次在上海停驻。上世纪八十年代,包玉刚一行返乡频繁,不仅是自己,他还“呼朋唤友”,利用自身影响力,将香港商界与沪甬有亲缘关系的重量级人物一并请回,对1984年邓小平同志指示“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号召作出积极响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上海、宁波为代表的第一批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港商纷至沓来,他们用火热激情与赤子之心投入到帮助家乡开发开放的建设热潮中。这支队伍中,有“宁波爷叔”年少时的结义兄弟,亦在情理之中。

    一个冷知识:和平饭店北楼宁波人造

    在胡歌饰演的阿宝陪着“宁波爷叔”挑选住所的时候,老爷子体现出了对和平饭店的高度熟悉。这段剧情背后,其实还藏着一个“冷知识”:今天和平饭店的北楼(原名沙逊大厦),也是“宁波帮”人士建造的。

    承建它的单位是奉化人何绍庭的新仁记营造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由新仁记营造厂承建的建筑有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北楼)、都城饭店、汉弥尔顿大楼(福州大楼)、汉弥顿第二宅、百老汇大厦(现上海大厦)、刘鸿记房子(现轻工业局大楼)、花旗总会(现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大楼)等等,大部分都是高层地标性建筑。

    其中的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北楼)楼身采用花岗石贴面,强调竖向线条,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当年,除出租部分楼层给银行及沙逊公司自用办公外,主要用来开设旅馆。建筑内部装修豪华,有装饰成各国风格的套房,包括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和日本等国的式样,使入住的外国游客有宾至如归之感。

    作为近代上海外滩建筑组群的优秀建筑之一,上海和平饭店现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近期《繁花》的热播也带热了和平饭店的生意,该店还与《繁花》剧组合作,借势推出定制双人餐,包括排骨年糕、干炒牛河等剧情中的“名菜”都在菜单之中,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记者 顾嘉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