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艺宁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明学何以走向世界?

余姚三位学者这样说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讲学地余姚中天阁旧影。

昨天是王阳明逝世495周年的日子。余姚三位学者黄懿、徐修竹、李福彬联合发表了《阳明学何以走向世界》一文,以此作为对先贤的纪念。

近年来,中国、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研究王阳明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在研究成果上也有较大突破。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让阳明心学得以跨越500多年的历史沧桑,依然熠熠生辉、走向世界?文章揭示了其中的缘由。

1

王阳明的国际评价

阳明心学诞生的年代,欧洲正逢中世纪神权统治崩溃,文艺复兴一路凯歌,地理大发现如火如荼。而在仍处于封建强权统治下的东方世界,王阳明重新发现了“人”的存在。

他的“龙场悟道”,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明确良知自在人心,良知贵在践行,强调从“心”出发,树立自信,充分认清并彰显自己的良知,坚守道德底线,坚持知行合一。

“致良知”的实践过程,亦高度发挥人的主体自觉精神。黄宗羲称赞:“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梁启超评价:“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国际上,在哈佛大学任教数十载的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杜维明点评说:“阳明心学为现代知识分子——一群关切政治、参与社会、究心文化,而且学有所栖、业有所专的职业人士,提供了丰富的自我认识及社会功能的精神资源。来自学术、媒体、政治及各种民间社团的现代知识分子,可以在阳明心学中获得安身立命的人生价值和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实践哲学。”

日本阳明学泰斗冈田武彦则认为:“正所谓‘光自东方来’,象征着阳明学,或者说阳明学的思想之光,一定能够照耀21世纪的人类世界。”

2

阳明哲学在全世界的应用

强调事功、践行,重视意志力的阳明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常被引为一剂解决社会矛盾的良方,也折射出阳明文化能被多元认同的生命力。

清朝末年,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中国的有识之士痛定思痛,也曾拾起阳明学,认为阳明心学对于世道人心,对改造中国是大有裨益的。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等人均曾高举“经世致用”大旗,用“知行合一”之说昂扬人的主体精神,投入救亡图存。

17世纪的日本,阳明学经中江藤树、三轮执斋、佐藤一斋等人的传播和普及,赢得社会各阶层青睐。为实现富国强兵,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传播和践行阳明学,在日本社会引发一次次化学反应,而最终的高潮便是“明治维新”。对此,孙中山尝言:“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知行合一”还引起了欧美一些大学哲学教授的兴趣。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经过陈荣捷、张君劢、狄百瑞、成中英等学者的倡导和努力,阳明学研究在北美及欧洲各国兴起。其中以夏威夷大学最具代表性,摩尔、陈荣捷创办《东西哲学》,成中英创办《中国哲学》,这两份季刊成为英语世界传播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学术平台。

1972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召开阳明学国际会议,这是海外阳明学研究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有力推动了阳明学在北美的探讨和研究。

面对历史选择,阳明心学为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新的思路。

3

阳明学说的国际传播趋势

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及其国际传播的广度深度,也与民族复兴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学者伊来瑞注意到改革开放后阳明思想研究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之势,将这一现象归纳为“中国大陆王阳明研究的复兴”。

进入新时代,我国相关省市、高校科研院所的阳明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相继成立,阳明史迹地各省市县加大对阳明学遗迹的保护与修缮力度,全国各类国际阳明学会议、论坛、文化节、文化周、文化季的持续举办,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各级阳明学研究课题不断推出,王阳明、阳明学研究成果日渐丰富,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阳明学专家。

同时借助国际会议、国际研究机构等平台,阳明学研究成果最终走出国门,在世界学术交流上“出圈”。

国际上更多的华人学者开始主动承担起向西方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他们利用本土文化身份的优势向西方介绍阳明学说,并通过各种努力投入到与世界分享阳明学的学术活动中。

西方主流哲学出现了主动转化阳明思想的现象,涉及伦理学、哲学、传播学、现象学、心理学等,涌现出如万白安、安靖如、弗里西纳、迈克尔·斯洛特、耿宁、伊来瑞、田伟廷等汉学家,在他们的努力下,阳明思想逐渐成为世界学术领域重点关注的思想流派。

阳明学在欧美的传播与促进文明互鉴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主题同频共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万物一体”思想与全球化时代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实则一脉相承,休戚相关。

王阳明曾言:“初种根时,只管栽培浇灌,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阳明文化如此,几千年来的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如此,有了根的敦实,必将历经时代风雨的千锤百炼,转化为枝叶花实,被人们传承弘扬。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黄懿 徐修竹 李福彬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