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 小表妹倩儿结婚大喜之日选定后,母亲让我带着她和大舅妈一起去老街弹花店里去订一床新棉被。我嘟哝道:“现在床上用品店里被子多了去了,还兴弹棉被啊?”母亲瞪了我一眼说:“商店里那些被子花里胡哨的,看着漂亮,盖着轻飘飘的,哪有自己弹的棉被实用啊。”年少时,我曾数次跟着母亲去过老街转角那间简陋且四下透着风的弹花店。弹棉花的是夫妻俩,男的人称老宋,个子不高,长得很壮实;女的叫国芬,圆脸短发,穿着朴素,干活却相当麻利,属于手脚勤快之人。那时,每每经过他们的弹花店,我都忍不住驻足、观望,看老宋和国芬仔细地分拣皮棉、籽棉,弹打棉絮、揉压棉絮……如果有结婚人家来定制喜被,老宋则会用红棉线摆放成双喜字样。 我们姚东地区有个习俗,女孩出嫁的棉被嫁妆都需要新棉来弹。每次村里有了新嫁娘,我们一群小女孩总会跑到人家家里,摸摸那亮丽滑顺的绸缎被面,数数新娘嫁过来的被子。条件好的,嫁个6床8床,条件差的,嫁个2床4床。母亲很有心,待我和妹妹过了16岁后,每年她都在自家的门前屋后、自留地里种上棉花。采摘收进后,齐刷刷地堆在阁楼上,待出嫁前择日弹新被。 我婚嫁时的棉被就是老宋弹的。那时的老宋已是老街出了名的弹棉花师傅,他弹的棉被厚薄均匀,四角平整,质量过硬,很快在四乡八里传开了,找上门来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多。谁家要弹新被子,或是家里有婚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母亲让老宋帮我弹了6床棉被,寓意六六顺,薄的三四斤左右,厚的有八斤,有一条甚至十斤左右,一人合抱有点沉。我抱怨母亲将棉被弹得太厚了。母亲却说,厚点的棉被要备着的,如若碰到三九严寒冰冻天的话,就会派上大用场了。然而让母亲没想到的是,随着取暖用品的不断开发,我们所盖的被子越来越薄。时至今日,儿子都快结婚成家了,那一条厚被还稳稳实实地驻扎在原地没用上过。 驱车带着母亲和舅妈来到老街,“老宋弹花店”招牌很是醒目,老远路就看到了,唯一不同的是店面按照小城镇建设要求翻新成古典色,颇有点文化气息。多年的老主顾相见,自是亲切,就东家长西家短地聊了起来。 常年的辛苦劳作,老宋夫妻俩苍老了不少。国芬姐说,两个女儿时常打来电话叫他们不要再弹棉花了,想把他们接过去,享受晚年生活,但老头子却说舍不得丢下这门手艺。 “宋师傅,我女儿11月份出嫁,向您预订一床被子。” “宋师傅,12月份我儿子结婚,喜被就靠你啦!” 说话间,老宋陆续接到好几单婚嫁喜被的订单,接连不断的订单让他喜出望外。老宋笑着告诉我们:“每年的夏天是淡季,等到起秋风、吹北风的时候,就会比较忙,现在弹棉花一般都是家用和结婚用为主,这里很多人家,两代人的被子都是找我弹的。” 闲聊中,也有人提着旧棉被来找老宋翻新。尽管旧絮没有新棉暖和,但再次加工后,硬邦邦的旧棉被也会变得柔软蓬松。对于不少60后、70后乃至更年长的人们而言,在严冬来临之际,盖上一床蓬松厚实的棉花被,仍是一种传统的习惯,比如我的母亲辈。她们那一代人,对弹棉花还是有情结的,每隔几年总会从家里找出那些搁置了许久的老棉被,回老街找老宋弹弹翻翻新。 近年来,淘宝上羽绒被、蚕丝被、大豆被等床上用品的销量喜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传统的棉絮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也有人迷恋手工制作棉被的细腻柔软、温暖贴肤。诚如我的侄女,去东北读大学时,弟媳担心那边气候寒冷不适应,特意去专柜买了轻便保暖的羽绒被,奈何小姑娘就是不喜欢,说是有味不舒服,遂打电话给我母亲,让母亲给她弹上一条,说盖着老家的棉被既有棉花的馨香,又有家的温暖,晚上睡得好。 当当的弦响、翻飞的棉屑,厚实的“老棉被”虽然新意不多,却能在寒冷的冬天给人以怀念的味道和似曾相识的情怀。我想,这份情怀应该就是爱和温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