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排名创新高 17项指标获满分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交出亮眼“国考”成绩单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月湖院区。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滩院区。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桥院区。

新年伊始,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综合排名出炉。在这项被称为国内三级公立医院“国考”的考核中,原宁波市第一医院在全国1500多家综合性西医医院中取得第56名的好成绩,排名上升27位,创下历年来新高,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

近年来,甬城百姓对这家百年老院的变化有目共睹:去年3月,原宁波市第一医院和原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并,成立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家浙江省区域医疗中心从此开启“一院三区”新格局。

刚刚过去的2023年,宁大一院迎来了建院110周年。医院5200多名员工齐心协力,实现年服务门急诊人次415万、出院人次19.4万、住院手术9.12万例次;12个病种位列全省前3,25个病种位列前5;7个学科入围全国科技量值排行榜百强,在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和互联网+居家护理方面继续领跑市级卫生系统。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阮列敏表示,在“国内一流、省内领航、百姓首选”的愿景指引下,未来宁大一院人将以躬身破局的奋进姿态继续前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好宁波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健康守护者。

CMI指数全市第一

打造尖刀学科群提升疑难病诊治能力

能治更多疑难疾病,是公众对三甲医院的期许,也是主管部门考核三甲医院的重要指标。CMI值(病例组合指数)是反映医院疾病诊治综合能力以及病种难度的指标,在2022“国考”成绩单上,该院CMI值达到1.25,位列全市三甲综合医院第一。在这项体现医院诊治疑难疾病能力的指标上获得高分的背后,是医院打造尖刀学科群持续攀高的不懈努力。

白血病治疗例数

位居全省第三

2023年12月底,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名单,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和血液内科双双成功入选。

近三年宁大一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近500例,2022年度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展病例数位居全国第44、浙江省第三、浙东区域第一,白血病治疗例数位居全省第三。2023年前三季度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的重要工具)排名继续保持全省第3,近三年接诊的外地患者年平均占比达23.8%。

■血液科故事分享

先后两次移植给95后小伙带来生机

20多岁的宁波小伙小林(化名)因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宁大一院血液科。患者的疾病恶性程度很高,多线免疫化疗仍不能取得缓解,移植是唯一的希望。血液科主任欧阳桂芳团队迎难而上,想尽各种办法用直系亲属的骨髓为小林做了第一次抢救性移植,移植后获得了完全缓解。但移植几个月后,他的病情再次复发。

为了挽救这位年轻的生命,医护人员克服种种困难,用小林表兄的造血干细胞为他进行第二次移植。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下,小林的情况终于稳定,又博得了一线生机。

规模省内最大

年收治重症患者3000例

重症医学科守护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宁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朱建华介绍,学科目前有监护床位115张,已发展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综合性ICU之一。科室拥有15台ECMO,占宁波的一半。2023年,累计收治各类急危重症及各类大手术后患者4000余例,救治成功率86%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重症医学科故事分享

带着ECMO紧急驰援

他们救回“顶梁柱”

“我们这里有一位心源性休克患者,用了很多办法血压和血氧还是升不上去!”一个双休日,宁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朱建华接到了一个来自郊县医院的求助电话,一位患心瓣膜病的中年男子命悬一线。

接到电话后,朱建华紧急出发前去会诊。他发现患者的情况很糟糕,用了三种血管活性药物还是不能维持血压,二尖瓣失灵、心脏扩张肥大、严重肺水肿,患者身体上出现了因缺血缺氧导致的花斑,这是濒死表现!

朱建华判断这位患者需要立刻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同时用上生命支持系统,否则熬不到上手术台。他立刻召集ECMO(俗称人工心肺机)小组成员携带设备出发,同时请心外科专家前来会诊。之后重症团队为患者装上ECMO,连人带设备送上救护车。

到了宁大一院以后,患者被送进了早已做好准备的手术室。历时8个小时的紧急救援,手术成功,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保住了。

年开展四类手术2.3万例

高难度手术彰显省区域医疗中心实力

四类手术是难度最高的一类手术,作为三甲医院,开展四类手术数量多少代表着掌握高难度技术的能力。在2022年“国考”成绩单上,该院高难度手术相关的指标连年攀升:出院患者中四类手术比例从2020年的42%提升到57%,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和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这两项指标获满分。2023年全年,宁大一院累计完成四类手术超2.3万例,创下历史新高。

年开展神经外科手术近3000例

大脑作为人体最精密的“仪器”,神经纤维比头发丝还细,线路如蛛网般复杂,神经外科也因此成为处于金字塔尖的精细学科。2023年,宁大一院神经外科累计开展近3000台各类手术,其中国考四类手术占比超过70%。如今,宁大一院神经外科在高翔主任医师带领下,发展了多个亚专科,多位团队成员能够独当一面。

■神经外科故事分享

生命禁区的手术让患者重获新生

脑部的延髓作为脑干的一部分,是掌管心跳和呼吸的生命中枢。在延髓上手术,可谓九死一生。一位50多岁延髓肿瘤患者被疾病折磨了多年,辗转多家医院求医,都因手术风险太大被拒。在宁大一院,神经外科带头人高翔主任医师团队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延髓直径只有2厘米,要想精细切除肿瘤,又不给患者留下不良影响,手术需要仔细规划。通过磁共振成像、PET-CT了解肿瘤情况,加上手术机器人帮助精准定位,神经功能监测仪术中持续动态检测,高翔带领团队成功为患者切除了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有了先进设备的加持,外科医生有了更多勇闯生命禁区的勇气。如今在宁大一院,这种高难度延髓肿瘤手术,已经变成了常规手术。

泌尿外科多项手术位列全省前三

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DRG数据显示,宁大一院泌尿外科多项手术数量位列全省前五,其中前列腺恶性肿瘤手术数量排名全省第二,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前列腺癌手术后的患者经常要面临短期控尿困难和性功能难保的困扰,宁大一院泌尿外科通过改良的机器人辅助(达芬奇)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使得患者术后即刻控尿率达70%,术后3月性功能恢复率在42%,这些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泌尿外科故事分享

更精细的手术切了病灶又保了功能

确诊前列腺癌,虽然可以手术,但手术后性功能可能不保!今年52岁的老李(化名)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当他辗转来到宁大一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蒋军辉的诊室,医生让他放宽心,通过机器人辅助手术,采用后入路的方式,保留性神经,恢复性功能,同时对于术后即刻控尿功能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老李的前列腺癌是中等危险程度,癌症也处于中期,尽快手术才是首选。让老李惊喜的是,拔除导尿管后他就不用像别的病友一样带着尿不湿生活,可以自主排尿。术后2个月患者尝试过性生活,发现性功能真的恢复如初。术后三个月连续多次检测,肿瘤指标都处于正常,说明他的肿瘤切除了,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

椎间盘手术量位列全省第五

有了以脊椎内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使得高龄不再是手术禁区。2023年,宁大一院已经开展80岁以上高龄老人手术255例,使得不少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据统计,去年全年,宁大一院月湖、外滩、方桥三个院区的脊柱外科手术量和三四类手术量同比增长四成以上,其中微创手术的占比达到70%左右。

■脊柱外科故事分享

更周全的手术让88岁老人安享晚年

今年88岁的王爷爷(化名)因为严重的颈椎病已经好几个月睡不好觉,无时无刻不在的手部疼痛让他茶饭不思。因为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还有起搏器,很多医生都不敢为他手术。

“您放心,我们这里可以做。”宁大一院脊柱外科蒋国强主任医师的一席话,让王爷爷和家人看到希望。术前,蒋主任召集心内科、麻醉科一起为老人会诊讨论,制定好周密的术前术中应对突发情况准备。最终,老人的微创手术在1小时内完成,术中出血只有几毫升。术后第二天,老人就能下地行走,感觉手不痛了,全身都轻松。

科研创新提升医院软实力

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2000万元

攀登医学高峰之路上,强大的科研能力是重要引擎。一家医院的科研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体现医院核心竞争力,在2022年“国考”成绩单上,宁大一院与科研相关指标稳中有升,强劲的科研创新能力助推医院学科快速发展,也造福更多百姓。

创新转化能力全省第三

七个学科跻身全国科技量值百强

2020起,宁大一院率先在省内设立了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机构—转化实验室,配备了技术经纪人、生物医学工程师和专利代理师。近三年医院已转化医护人员的科技创新成果20余项,转化金额约2000万元,其中6项产品已上市推广应用。在2022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上,宁大一院位列全国第21位,全省第三位。

去年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显示,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等7个学科跻身2022年度医院学科全国百强榜,神经外科学、泌尿外科学等五大学科跻身2018-2022五年医院学科全国百强榜,入选数量创下新高。

■创新故事分享

为解决病人1个问题

诞生10项发明专利

去年5月,一份专利转让合同正式生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发明的三种手术中使用的新型导尿管、造瘘管、支架管,被江苏一家医疗器械企业以300万元价格买下。

创新的源动力就来源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发现不少手术后患者身上的导尿管、造瘘管经常被血块堵住,遇到这样的情况,或者进行冲洗,如果再不通就要重新插管,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宁大一院泌尿外科严泽军主任医师介绍,大家想到能否在这些管道表面开几道纵向凹槽。

想法不难,但要做到并不容易。通过和医疗器械企业联手,经过半年多上百次的试验,严泽军和团队成员们终于把设想变成了现实,做出了符合临床使用标准的新型导尿管、造瘘管、支架管,并获得了10项发明专利。

三项满意度指标全部满分

做好一件件小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一家医院就医体验感如何,患者最有发言权。在2022年“国考”成绩单上,宁大一院与患者满意度相关的两项指标都获得满分,这体现了患者对医院的认可。近年来,宁大一院专注于做好患者就医过程中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让医院更温暖。

致力于信息化建设

全面改善服务提升患者体验

为了让患者在就医的每个环节都更舒心,宁大一院打造了从预约到诊后服务的全就医流程智慧服务体系,走在全省前列。

2020年起,医院率先推行了分时段实名制预约模式,减少患者就医等候时间。为了实现医患之间良好的互动,医院还开发了预问诊模块,在就诊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起与患者的智能问诊,通过人工智能系统采集患者信息,为医生后续问诊做准备。

此外,“一键复诊”功能,帮助收到检验检查报告的患者第一时间在网上找到初诊医生;配药后的“用药提醒”功能,把服用剂量、方法、注意事项一并推送,防止患者遗忘;特殊检查检验预约后的“健康宣教小视频精准推送”功能,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医院在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保留了老年患者就医专属通道,一站式解决老年患者的问题。医院门诊设有“当日预约”“无证件患者身份认证平台”等针对老年患者就医的“特殊”通道,对于无人陪伴的老人,志愿者主动承担起陪伴责任。

■就医体验故事分享

空腹抽完血

还有免费早餐可以领

“检查完就有热气腾腾的早餐,很贴心!”市民朱先生在宁大一院做检查,完成所有项目后,工作人员给饥肠辘辘的他送上一份香喷喷的早餐,还细心询问他是否有控糖需要,让他感觉很温暖。

早在2014年10月,原宁波市第一医院就开始“为空腹检查患者送早餐”。从2023年8月起,市民在宁大一院的三个院区做空腹抽血检查,都可以领取到一份免费的爱心早餐。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戴栋宁 庞赟

本版图片由医院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