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第37名!

宁波这位“国考优等生”
何以成为全省跃升最快的医院?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移植团队为肝衰竭患者实施肝移植手术,带来生的希望。

连日来,一份成绩单在全国颇受瞩目。1月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作为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百强中最年轻的医院之一,一举跃升38位,以全国第37名的成绩刷新历史新高,实现跨越式突破,成为全省A+等级进步最大的医院之一。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卫健委开展的权威考核,也被业内称作“国考”,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56项指标对医院进行全面考验,是检验一所医院“硬实力”的“金标准”。

市李惠利医院党委书记柯春海表示,近年来医院将“国考”定位为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发挥党委的领航作用,直面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在科研创新、运营管理、医疗质量等方面“提档加速”,此次在这场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国考”中跃升38个名次,持续位列A+等级。这是市李惠利医院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结出的硕果,也是不断践行医者初心的生动证明。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徐晨燕

党建领航夯实根基 打造宁波医学新高地

建院于1993年的市李惠利医院刚过“而立之年”,意气风发。近年来,医院把牢一个方向,全面夯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大力提升医院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市李惠利医院党委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医院发展,出台了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人才学科建设五年规划等,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指挥棒作用。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驻扎一线进行现场办公,聚焦科技创新能力、精细化经济运行管理、人才引育用留、智慧医疗建设和后勤管理等10个专项、17类问题,提出41条整改具体举措,进行靶向施策,为人才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医疗服务水平的跃升松绑添翼。

市李惠利医院党委始终把清廉医院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之一,精心打造“惠利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创新药械使用监管“六步法”、药耗临采“三双”管理机制,构建数字化监管工作体系,被列为全省首批药械采购公权力大数据监督试用试点单位。2021年网格化监管“三四五工作法”在全国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决赛中获奖,2022年获浙江省首批“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2023年创新的“基于SOP模式的重点岗位监管体系探索”荣获中国医院管理党建文化类金奖。

党建俨然已成为引领市李惠利医院这艘“医疗航母”在新时代乘风破浪的舵盘,通过完善制度保障、狠抓党支部建设、丰富党建品牌内涵等多措并举,医院党建成效显著。成功举办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起的“生命接力 百城行动”宁波站活动,“仁心仁术 惠民利民”党建品牌以高分成功创建宁波市优秀机关党建品牌,在第七季“中国医院管理奖”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及区域优秀奖1项,多个层面的管理成效得到国家级专业机构的鼓励和肯定。

医疗质量提档升级 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市李惠利医院的发展“硬核”。医院鼓励疑难杂症和“高精尖”领域攻坚克难,织牢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网络,大力促进新技术、新项目生根发芽,为健康保障构筑了响应高效、技术精湛的医疗服务。此外医院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宁波赛区定点医疗保障单位,高质量完成了亚运保障,得到了外国参赛领队的赞扬和感谢。

2023年3月,医院肝移植团队完成了全市首例婴儿肝移植,这是该团队继活体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后,在全市的又一次突破。

因为先天性胆道闭锁,6个月大婴儿小雨(化名)在手术后出现胆道感染、脓毒血症,只有肝移植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小雨的父母带着她最终辗转来到市李惠利医院,在医院肝移植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小雨爸爸捐出270多克肝脏,移植到女儿体内,让她拥有了新生命。

据统计,市李惠利医院2023年共完成肝移植手术86例,其中活体7例。从2012年开展DCD肝移植以来,已完成肝移植总数478例,其中活体肝移植26例,肝移植质量和数量位于全国前列。

近年来,医院与宁波市急救中心、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宁波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等多方联动,大力构建“多科联建一体化”的救治网络。随着全新急诊中心投入使用,杂交手术室、物联网储血冰箱、创伤复苏岛、优化的急救动线和流程等新技术新模式助力急救水平提升,医院高分获得“国家高级创伤中心”称号,挂牌宁波市急救中心第一分中心。

去年市李惠利医院共完成各类主动脉夹层手术135例,创历年之最,收治创伤患者6900余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同时开展三台主动脉夹层手术能力的医院,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逐渐成为宁波行业标杆。

医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尖设备的支撑。2023年该院投入两间杂交手术室,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 等设备加持,一站式解决各类复杂手术,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此外,全省首台集业界5个“之最”的“AI”CT——联影天河640落户市李惠利医院,这台代表了CT设备制造领域巅峰的仪器对于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病变的精准诊断作出突出贡献。

人才、科研全面发力 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2023年,医院临床技术和科研创新齐头并进,结出硕果累累。心脏大血管外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专科排行榜居全国42位、5年总科技量值全国50位,均为全省首位;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和神经内科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泌尿外科入选宁波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科研创新上,6个项目成功立项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项目,省部共建“卫生健康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现零突破,省“尖兵”“领雁”重大研发计划实现零突破,其他项目最高立项率提升至77.6%。单项最高转化金额达250万元;2个项目分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实现科技成果“质”与“量”的双提升。

近年来,市李惠利医院大力构建科研支撑体系。2020年9月,医院牵头成立宁波市医工融合创新研究院,以临床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与兵科院宁波分院、浙大药学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转化研究院等机构开展战略合作,目前已与甬江实验室、中科院材料所等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2023年3月,市李惠利医院成功获批建设宁波市重点实验室(A类)“宁波市分子靶标筛选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同时医院全面推进生物样本库建设工作,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医院综合科研大楼将于2024年落成,楼内将配备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学转化中心)、药学实验中心、医学实验中心等多个基础科研与临床研究配套设施,为科研创新发展提供设备和技术上的升级,搭建更高的创新平台。教育规培持续发展,出色完成省住培基地综合评估现场检查工作,蝉联2023年度全市住培临床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连续3年获得宁波大学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技能竞赛内科组冠军,包揽内科组前三名。

人才资源是临床技术和科研创新突破的源动力。市李惠利医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从引才育才、资源配置、服务保障入手,做好人才建设一条龙服务,搭建人才高地。一方面是拓展招聘渠道和模式,通过柔性引进等措施,2023年该院引进博士(博士后)30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9名,创医院历史新高;通过“杏林行者”奖学金、“惠利青苗计划”各类政策和平台搭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按需设岗,绩效考核,提高人均工作效率,不仅成为引才高地,还是留住人才、发挥才能的温床。

一系列人才建设组合拳下,人才发展大步向前。近两年,心脏大血管外科、运动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入选宁波市医疗卫生高端团队重大攻坚项目,4名创新人才入选“甬江人才工程”;2023年,6名青年医师入选宁波市卫健委菁英培训计划,获得浙江省医师协会优秀医师1人、省优秀青年医师1人等多项人才奖项。

智慧服务高效走心 诠释责任担当践使命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护人员满意度是“国考”引导的重要领域。在此次“国考”中,市李惠利医院在满意度评价维度中获得满分。这背后,是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的探索之路。

71岁的张婆婆因为右侧肢体乏力一整天,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被家人紧急送到了李惠利医院急诊科。经过进一步检查,她被查出突发脑梗,随即被收治入院。由于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年,医院启动泛血管疾病管理机制,对其做了全面检查。

更棘手的是,冠脉有病变,心脏血管和两颈动脉重度狭窄,下肢动脉多处闭塞,随时有发生大面积脑梗塞、心肌及下肢缺血风险。

张婆婆不用再奔波,市李惠利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专家团队经过MDT(多学科会诊)为她制定治疗方案。

针对住院及检查项目时间等待久、在医院里走路较远等普遍存在的就医问题,市李惠利医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兴宁院区综合医疗大楼投入使用为契机,建立15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疾病诊疗中心,根据疾病的就诊需求,把相近学科进行资源整合,不出诊区就可完成相关检验、检查及结算等服务,使单一病种的治疗时长、移动距离相较于传统医院减少了约50%。此外,优化管理体制,“全院一张床”将床位统筹调配,使得患者术前待床日、平均住院日不断下降。

人文化服务让患者就医更温暖,数字化诊疗则让患者就医更便捷。市李惠利医院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对互联网医院的优化和重构,打造互联网+居家护理、门诊复诊“跑一次”、专科综合服务“一码通”和日间手术“手机一健约”的智慧医疗服务场景。

在处处彰显“仁心仁术 惠民利民”的医疗服务中,市李惠利医院探索智慧病房、智慧医疗以及智慧后勤为着力点的未来医院建设,为百姓就医打造更便捷、更安全、更暖心的医疗服务。在病房里5G移动查房车、智慧管理大屏以及智能环境控制、病人行为检测等设备让患者的就医安全得到保障,而智能药物存储发放系统、全光网络的应用、后勤医疗器械药物的智能派单系统为医疗运行提质增速,患者门诊次均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增幅逐年降低。

2023年,恰逢市李惠利医院建院30周年,也是基层服务年。医院共开展惠民利民服务131场,近千名专家参与,服务群众上万人次,与慈溪市新浦镇的党建联建案例入选宁波市第一批“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破难典型案例汇编。

作为一家综合性公立医院,建院至今,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始终践行“仁心仁术 惠民利民”初心,步入新时代,更是担当使命,竭力构建宁波卫生健康医疗新生态。医院深化上下联动、加快区域协同,托管北仑、宁海、余姚、奉化等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基层服务水平提上来,助力余姚市妇幼保健院等2家医院正式通过三乙评审,北仑三院等3家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此外,市李惠利医院的帮扶跨出省际线,通过技术支持、管理创新、“远程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深入四川大凉山、西藏比如、新疆库车等地,开展医疗支援。

“惠利卅载 甬向未来”,交出“国考”高分答卷的市李惠利医院,而今已登上更具挑战性的新征程。“我们要主动对标国内一流医院,主动融入宁波发展大格局,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真正让“国考”的‘分数’落在老百姓的健康上。”市李惠利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叶红华表示,医院走到今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市李惠利医院要继续勇挑大梁、勇毅前行,努力开创勇攀高峰新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