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立 受访者供图 |
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小青荷”的精彩亮相和表现,不仅为这一重大国际赛事提供志愿服务,也向世界展示了浙江的美好形象。如何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小青荷”无疑提供了一个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样本。 “小青荷”的“出圈”,也引发了省政协委员、宁波第二中学校长、民进市委会教育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孙立的关注与思考:提升国际传播素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应该从中小学教育入手。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成为“五分钟外交官”,挑起对外形象宣传的重担,这也意味着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要突破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壁垒,从“独唱”变“合唱”。 面对这一形势变化,孙立认为,应该推进小中大学国际传播素养和能力一体化培养,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探索开设面向国际传播素养提升的兴趣类选修课程,培养中小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特长。 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关注语言技能、礼仪形象等“看得见”的能力的提升,更要注重“看不见”的人文素养的学习和积累。在孙立看来,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际传播的成败,只有树立“中国立场价值观”,才能真正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课程形式上,则要“接地气”。通过丰富第二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到文化遗产地、红色革命根据地、脱贫攻坚一线开展走访、调查,以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感来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国际赛会中开展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展示“浙江形象”,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孙立还提到,还要营造“文化互相理解”的校园价值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传播文化活动,形成开放、多元、包容的校园氛围。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小学教师跨文化素养的提升。为此,孙立建议,跨文化传播作为一项跨越学科边界的基本素养,未来希望能纳入教师考核测评体系,通过“定向培养”“学术交流”“兴趣社团建设”等方式,促进教师水平的提升。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