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吕馨溶扮演的贾宝玉。 市演艺集团供图 |
 |
排练现场。 市演艺集团供图 |
 |
《梦回红楼》演员走台。 记者 崔引 摄 |
瑞龙迎新,逐梦前行。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宁波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 2月初,2024年“春满大港情满城”宁波市春节联欢晚会将在宁波国际会议中心现场直播,三江六岸大屏实时联动。 本届春晚将以“文化”为脉络、“情感”为血肉、“发展”为筋骨,通过歌舞、音乐剧、戏曲、交响音画等舞台形式,讲述宁波奋力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的动人故事,展示城市滨海春回、生机蓬勃、昂首奋进的生动景象,在浓浓的年味里传达幸福之城、文明之城的温暖和情意,团结激励全市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建设宁波、开拓未来。 近日,记者走进主会场,采访了排练中的表演团队。 戏曲交响结合,形式大创新 1月24日上午,正在走台的是交响戏曲《梦回红楼》表演团队,由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和鄞州区越剧团演员组成。 “这是一个专门为宁波春晚创作的节目。”《梦回红楼》编导之一王琪告诉记者,该节目动用了50多位演员,排练两个多月,改了七八稿,试图将戏曲与交响乐相结合,让《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及十二金钗复现于舞台上。 越剧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金玉良缘》,同时还有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穿插其间,台上演员的动作突破戏曲程式,融入了更多现代舞元素。 “这是节目创新点之一,期待将人们关于越剧《红楼梦》和影视剧《红楼梦》的记忆共同唤醒。”王琪表示,为了让两者结合得更好,音乐团队数易其稿,最后一段舞蹈至今还在调整修改中。 “这和传统春晚的戏曲节目很不一样,将是一个兼具故事性和舞蹈性的表演,也会更加年轻化,希望这种样式,可以达到出圈、破圈的效果。”王琪表示。 节目中扮演贾宝玉的是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徐派小生吕馨溶,1998年出生的她在去年复排的青春版越剧《追鱼》中有过亮眼表现。“《红楼梦》是越剧舞台的经典剧目,一部大戏演下来两三个小时,而这个节目相当于要用一首歌的时间去演贾宝玉的一生。”吕馨溶说,为此她感到“有压力、很紧张,也很期待”。 戏曲节目的创新是宁波春晚的一大亮点。2023年宁波春晚的戏曲节目《诗话明州》,曾采用戏曲与现代音乐融合的方式,将李白、王安石、陆游、史浩四位名人描写宁波的诗词谱成唱词进行联唱,在戏歌交融中打开姹紫嫣红的宁波之春。今年的《梦回红楼》瞄准大IP,进一步突破壁垒,将呈现出何种演出效果,值得期待。 舞台“扩容”一倍,更恢宏大气 1月16日进驻主会场,18日舞台搭建,23日下午最后一次场外联排,24日全部演员进场,接下来还有若干场带妆彩排……这是宁波春晚执行总导演严肖平的“春晚时间表”。 “晚会在去年基础上会有很多的亮点和提升。”严肖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舞台增加了很多现代气息,包括传统文化也是用当代的手法表现;还增加了科技性,灯光、视频多媒体的体量,在去年基础上翻倍,整个舞台会非常好看,科技植入也将提高节目的艺术质量和可看性。” 严肖平透露,除了动用宁波市歌舞剧院、市话剧团、市甬剧团、市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本届春晚发起了全市演出团队班底的联动,“基本上都是原创节目”。 围绕春晚主题,《春满大港情满城》同名主题歌将在尾声时唱响;开场歌舞《龙腾2024》将融入 奉化布龙、镇海九龙柱等多彩的“宁波龙”场景,邀请专业演员和群众演员共同完成…… “宁波春晚区别于其他晚会,致力于创造宁波舞台的历史性时刻。总体来说,本土化、科技化、创新性会是三个关键词,将宁波人文历史元素用篇章结构式串联,将反映宁波经济建设的内容用更接地气、更好看的形式呈现,将百姓生活的烟火气融入互动视频中。整台演出在去年基础上进行了加强,将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严肖平说。 记者 顾嘉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