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瑟的冬日里,总有些蓬勃的生命力让人动容。记者 石承承 摄 |
|
红火迎新春。据新华社 |
2月2日,腊月廿三,俗称“小年”,过年算是正式迎来“倒计时”;2月4日,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一个全新的轮回即将开启。 万象更新,倒是这天气“拖了后腿”…… “雨雪送君归” 春运的大幕已经拉开,只可惜,天公不作美—— 来自中央气象台1月28日的消息:未来三天,南方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降雨。 1月29日,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甚至有暴雨;往广西东北部、江西中部和福建西部方向赶路的朋友,要格外防范暴雨可能带来的影响。 1月31日开始,雨雪会逐步在中东部地区展开,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首当其冲”,随后降雪区域还将进一步南压扩大,长江以南地区将出现强降雨。 从目前的预报看,此次雨雪过程将持续到2月5日。 雨雪量大、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雨雪相态变化复杂……对春运期间的交通出行而言,这不是好消息,却也平添了几分“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的惊喜。 好消息也是有的—— 中央气象台在1月28日发布的中期预报中提到,未来11—14天(2月7日到2月9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主要为晴到多云的天气。 只是气温略显“疲软”,未来11—14天,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 是“起起伏伏”的一周 对于我市来说,天气的“拐点”就在1月29日。随着云层逐渐增多、增厚,我市的天气也将多云转阴,并将在夜里转为阴有雨。 从目前的预报看,1月30日夜里起,影响我市的雨水会暂歇,转为多云到阴;不过,新一轮降水会在2月1日再度上线,一直持续到2月6日。 天气主打“湿答答”,除了给日常出行带来不便,很多人还担心:是否将再度遭遇“湿冷魔法”攻击? 首先来看看最低气温:1月29日,气温仍只有1℃左右,大家早上出门时还是要记得做好防寒保暖;1月30日开始,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明显回升,预计可达9℃—10℃;2月2日起,气温或将再走“下坡路”。 再来看看最高气温:未来一周(1月29日到2月4日),绝大部分时间的气温将稳定在10℃左右,其中,1月31日到2月1日,气温可冲至16℃—18℃。 气温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及时进行调节。 “看看大落落,咬开一包壳” 2月2日,腊月廿三,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灶,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供品就是“看看大落落,咬开一包壳”的祭灶果。 传统的祭灶果,一般会搭配少则六色,多则八色、十色,甚至十二色的品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红蛋白蛋,用糯米油炸而成,个头挺大,里面是空心的,呈红色或金黄色,图的是“金银满堂”; 麻枣,同样用糯米炸成,但里面呈蜂窝状,外面裹有芝麻,而芝麻在民间历来有“节节高”的寓意; 寸金糖,就是在麦芽糖外滚上一层芝麻,呈金黄色,形似小金条,其中寄托的美好心愿不言而喻; 黑白交切,也被叫做“脚骨糖”,有“脚骨健健过”的含义。 此外,还有油果、冻米糖、豆酥糖等。 之所以说祭灶果“看看大落落,咬开一包壳”,是因为它看起来有一大包,但里面每个品种都只有一点点,而且咬下去多是空心的,有点像膨化食品。 祭灶果的第一口是要给“灶王爷”吃的。 “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视作一家的保护神。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灶跟间”,里面有一个用来烧菜做饭的灶头,上面供奉的就是“灶王爷”。 “灶王爷”自上一年除夕开始留在家中值守,等到腊月廿三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的善恶。玉皇大帝则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将这家在新的一年中应得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 由此可见,“灶王爷”的汇报对一家人有多重要,因此每年到腊月廿三,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祭灶,摆上好吃好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除了祭灶,人们在腊月廿三还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掸尘。打扫环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美其名曰“除旧布新”,赶在年前把一切不好的运气统统扫出门。 “万木生芽是今日” 2月4日,我们还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立春的到来,意味着经过一冬的蛰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 今年立春,刚好赶在“五九”最后一天,也就是所谓的“春打五九尾”。 过去农耕社会,“春打五九尾”不是好兆头。民谚“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说的就是立春若是在“五九尾”,年景会变得很困难。 当然,在有些地方,人们反倒喜欢“春打五九尾”,因为可以“家家啃猪腿”,而不是像“春打六九头,家家卖耕牛”。 立春的“好坏”之分,不止于此。 按公历,立春一般出现在每年2月3日到2月5日间;按农历,立春出现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在年初,有时在年末,有时年初年末“两头春”,有时又是全年“查无此春”。 2024年就是典型的“无春年”,前一个立春出现在农历腊月二十五(2月4日),后一个立春则出现在正月初六(2025年2月3日)。 民间有立春“咬春”的习俗。 《酌中志》说“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以萝卜的辛、甘之味,来解春困,甚至被赋予“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的寓意。 《四时宝镜》说“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指的是一种薄面饼,多以萝卜、豆芽为馅,将春饼和生菜、果品、糖等一起放在盘中,又被称为“春盘”。 日常生活中,立春“咬”得最多的要数春卷,以荠菜、笋丝为馅,一口下去“满满的春天味道”。对了,据说吃春卷还有个小讲究,要从头吃到尾,取其“有头有尾”的吉祥寓意。 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