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喉潜鸟捕鱼 |
 |
红喉潜鸟 |
□张海华 文/摄 今年1月份,对我来说是很神奇的一个月。在这个月里,我接连拍到了两种已有十几年没见过的罕见鸟类,分别是中华秋沙鸭与红喉潜鸟。前者是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后者虽非濒危物种,但在中国也是属于难得一见的水鸟。 这里不说中华秋沙鸭,单讲潜鸟的故事。潜鸟,顾名思义,就是一类善于潜水的鸟。其实,在宁波,善于潜入水下觅食的水鸟有好多种,具体包括如下几个大类:潜鸟、䴙䴘(pì tī)、鸬鹚、秋沙鸭与潜鸭。除了潜鸭通常以植物为主食外,其余几类均以捕食鱼虾(有的也吃水生昆虫)为生。而潜鸟是一类非常独特的鸟,它们繁殖于遥远的北方,冬季有少量个体在华东沿海越冬。 附:如何分辨红喉潜鸟与黑喉潜鸟 在春夏繁殖期,红喉潜鸟与黑喉潜鸟的特征很明显,不会被认错。因为,在那个时候,它们都会把自己“打扮”得花里胡哨的,就像其名字一样,红喉潜鸟与黑喉潜鸟的喉部分别呈栗红色与黑色,故极易分辨。不过,由于在那时潜鸟们通常已离开越冬地,因此我们在华东沿海很少有机会见到它们的繁殖羽。 在秋冬时节,随着繁殖羽(也叫“婚羽”或“夏羽”)褪去,它们的喉部均变为平淡的白色,而背部为灰黑色。因此,在冬季,在非繁殖羽(也叫“冬羽”)状态下,这两种鸟确实长得比较像。观鸟高手指出,两种潜鸟除了背部羽色等地方有区别(红喉潜鸟的深色背部布满米粒状的白斑,而黑喉潜鸟没有)以外,还有一个特征也比较明显:即在游动时红喉潜鸟的嘴总是呈略微上扬的姿态,而黑喉潜鸟的嘴基本是平的。 宁波有两种潜鸟 到目前为止,在宁波境内有记录的潜鸟有两种,分别是红喉潜鸟与黑喉潜鸟。去年初,在舟山曾发现中国罕见的太平洋潜鸟,这属于当年的浙江鸟类新记录,希望将来有一天也能在宁波见到。上述的潜鸟,在其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带或靠近北极圈的水域;在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多出现于沿海海域、河口及水库等环境中。 宁波最早发现和拍到潜鸟的,据我所知应该是镇海鸟友xinxin(网名)。2008年2月,xinxin在镇海的岚山水库偶然见到了一只红喉潜鸟。我得知消息后,很快赶到现场,并按照xinxin指点的位置,在水库边搭好迷彩帐篷,开始守候。然而,守了一个上午,却没见着。下午又在帐篷里等了一个小时,还是没见着。最后忍耐不住,钻出帐篷,猫着腰到附近看看。忽然发现老远有只水鸟正向我这边游来,举起望远镜一瞧,不禁欣喜若狂,正是它!我立即伏在石堤后面,架好长焦镜头。从相机取景器里看到,红喉潜鸟正缓缓游来,越靠越近,最后几乎已经到了我的眼前! 没想到,那年3月的一天,xinxin在岚山水库的另一个位置又发现了红喉潜鸟。次日中午,我也赶去拍照,发现那里竟然有3只潜鸟,它们都不大怕人,常游到离岸较近的水面上,不停潜水捕鱼。 拍的时候,我总觉得其中一只潜鸟的“气质”与其他两只不一样,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那天晚上,我在电脑上仔细看照片,越看越觉得其中一只潜鸟恐怕不是红喉潜鸟,而是另一种潜鸟,于是赶紧把图片上传到了浙江野鸟会的观鸟论坛上。谁知,这顿时让论坛炸开了锅,省内观鸟高手确认:那一只是更少见的黑喉潜鸟,以前在浙江还从未见影像记录! 红喉潜鸟与黑喉潜鸟都善于潜入深水捕鱼,由于种群数量不多,到中国沿海越冬的就更少,因此历来在国内的记录很少。当年在同一个水库里同时见到两种潜鸟,实属非常幸运。 接下来,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得到消息的5位拍鸟爱好者大清早就从杭州出发,来到镇海,与宁波的4位鸟友会合,共拍潜鸟。水库的一个角落里,多顶迷彩帐篷一字排开,大家钻进帐篷,守候拍鸟。当时,在平静的水面上,有无数手指长的小鱼聚集在一块儿,引得白鹭、白骨顶及西伯利亚银鸥等纷纷过来抓鱼。潜鸟们也大大咧咧游过来了,有时离我们非常近,简直就在眼皮底下。只见鸟儿一个猛子扎到水下去捕鱼,把小鱼吓得纷纷跃出水面。每当它们捕到鱼冒出水面,几门“大炮”(超长焦镜头)就一起对准它们,“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如密集的雨点响成一片,“火力”极猛。那天一直拍到夕阳西下,人人笑逐颜开,满载而归。 梅山湾又见潜鸟 2008年的“盛况”过去之后,接下来的十几年间,在宁波也曾有过零星的潜鸟记录。我印象较深的是,2010年2月,在慈溪海边的四灶浦水库曾出现一只黑喉潜鸟;去年初,北仑梅山湾,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曾各发现一只黑喉潜鸟与红喉潜鸟。 上个月25日,我应邀来到位于北仑梅山岛的宁波海洋研究院,参加一个跟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在下午的会议开始之前,我还有点时间在海边观鸟。这时,xinxin忽然给我发来微信,说他正在梅山湾钓鱼,谁知意外发现了两只红喉潜鸟!我顿时又惊又喜,赶紧问明了具体地点,驱车飞驰而去。 到了那里与xinxin会合,他当时已经收起了鱼竿,从车里拿出“大炮”守候在海边。那地方海水碧蓝,岸边有很多钓鱼的人;很多白鹭在水面之上的低空巡回飞行,不时俯冲入水捕鱼。然而,我拿出望远镜搜索了一遍,却并未见到红喉潜鸟。xinxin说,它们不久前还在附近,就在钓鱼的人下钩的地方游弋,寻找机会捕鱼。 等了好一会儿,果然见到一只红喉潜鸟正从远处游来,但见它一个猛子潜到水下,好几十秒钟都不见它冒出水面。忽然,它出水了,竟然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我赶紧举起镜头,对准它按下了高速连拍的快门。到底是来自北极地区的鸟儿呀,它估计还没有学会惧怕人类,因此尽管岸边有那么多人,而且他们还在不停地挥动长长的钓竿,但它依旧自顾自在近岸处游荡,有时还站起来拍拍翅膀,一副十分惬意的样子。 接下来的周末,我和鸟友又去梅山湾找潜鸟,这回把两只红喉潜鸟都拍到了。曾经有很短暂的一个时刻,两只红喉潜鸟出现在同一块水面,彼此相距只有三四米。我们发现,其中一只潜鸟不大活跃,总飘浮在水面上,不像另一只那样老是在下潜捕食;它的眼睛常半睁半闭,左脚没有在水下划动,而总是翘在尾羽旁边。我们都为它感到揪心,怕它生病了。后来有一次,一个钓鱼的人甩出去的铅坠差点砸到了它身上,把这只红喉潜鸟吓了一大跳,只见它奋力起飞,落到了不远处的海面上。后来,我们还看到它潜水捕鱼了。但愿这些来自远方的稀客一切都好好的,在宁波平安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