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都市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07日 星期三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施彦:在针尖上起舞,为眼病患者驱散黑暗

施彦(中)为患者诊治。

“施医生,我没想到这辈子能看得这么清楚。”“受了这么重的外伤,以为肯定要瞎了,你竟然帮我保住了视力!”……对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施彦副主任医师来说,每一台眼科手术都犹如“在针尖上起舞”,必须精益求精。15年来,施彦为无数眼病患者祛除病痛,驱散黑暗。他说,眼科医生除了要有全面且扎实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诊疗技术外,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担当。

遵从学医的初心 他上台做“谁碰谁倒霉”的手术

施彦一年主刀各类复杂白内障超乳、黄斑部疾病玻璃体切除等眼科高难度手术1200余台。熟能生巧,做这些手术是不是已经成了“肌肉记忆”,没什么难度了呢?施彦说并非如此,临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复杂疾病。这要求医生始终保持学习状态,具备扎实的技术,更要有担当和仁心。

45岁的冯先生从出生起就没见到过清晰的世界长什么样。新生儿的眼轴一般为16.5毫米,成人眼轴为24毫米,冯先生的眼轴只有16毫米。先天性真小眼球症导致眼部发育不良、结构萎缩,长期戴着1000多度的远视眼镜,视力仍不到0.02。近年来由于白内障加重,视力再度下滑,右眼在外地手术失败几乎失明,左眼的视力也很微弱。他迫切希望通过手术尽可能拯救左眼视力,可辗转多家医院,都被拒绝了。施彦理解同行的做法,由于手术难度太大,在业界,这被称为“谁碰谁倒霉”的手术。

冲着冯先生的信任,施彦还是决定为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术难度不言而喻:眼轴太小,操作空间被严重压缩;本应居中的晶状体脱位,需要扶正并缝合;一般患者只需要放入一片人工晶体,这次却需要在极逼仄的空间放两片……眼球内血管密布,加上冯先生眼球结构畸形,任何微小的闪失都会导致眼球大出血,眼睛会直接废掉。手术中,施彦再三提醒自己每一步操作都不能有任何失误,针线灵巧地在密布的血管间游走。得益于多年积累的手术功底和技巧,这台手术创下了“零出血”的奇迹。下手术台后,施彦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冯先生左眼的视力恢复到了裸眼0.1,达到了“巅峰状态”。

“对医生来说,这样的手术不做就没有问题。可对患者来说,如果没人给他做手术,不久就会失明。”施彦坦言,自己也有过犹豫,可最后还是遵从学医的初心,尽可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送去光明。

几分钟的手术竟用两小时“商量密码” 聋哑大姐一次次握住他的手

“眼科的手术性质比较特别,患者术后能很快感受到效果。拆下纱布后,患者发现自己能看见了,眼神会特别明亮,整个人神采飞扬。”施彦记得,眼球被剪刀刺伤的8岁小男孩手术后发现自己没有瞎,甜甜地笑了;75岁的老人摘下纱布后,激动地哭了……去年的患者徐大姐让施彦尤其难忘。

徐大姐家境贫困,从小聋哑,右眼失明,左眼因严重白内障而视物困难。手术不难,平均只要5分钟-10分钟。难的是,术中需要徐大姐配合。以徐大姐的情况无法用语言沟通,施彦先跟其家属学了简单的手语,发现徐大姐看不清,反而容易出错。于是,他下班后来到徐大姐的病床前,和她约定了“密码”:拉左边的手,表示眼珠往左转;摸摸额头,表示眼睛要看灯……用了两个多小时,徐大姐消除了对手术的恐慌情绪,也能很好配合。

手术后,徐大姐左眼视力恢复了,激动不已。令她惊喜的是,施彦帮她申请了慈善基金,免去了全部手术费。出院时,徐大姐一次次抓住施彦的手,放下,又再次抓住,不舍得离开。

目前,施彦主要从事各类复杂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最为棘手。

施彦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一种严重的不可逆致盲,患病基数非常大。这几年的临床工作外,他致力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专题研究,希望通过科研来反哺临床,让更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避免失明。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庞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