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我们的节日·春节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0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憧憬

希望实现自我价值
祝愿人人幸福平安

周泽城处理矛盾纠纷。
金根良(左)上门为老人送报纸。
徐炯找到走失老人。

宁波濒临东海,是中华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龙年春节即将到来,让我们聚焦身边的“本命龙”人,沾沾他们的喜气,听听他们的故事,聊聊他们对本命年的憧憬。

24岁的新警察:希望自己更快更好地独当一面

“希望本命年自己再老练一些,处理案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2000年出生的周泽城是宁波市公安局北仑分局新碶派出所的一名新警。采访中,他三句不离本行,对本命年的憧憬,同样与工作相关。

毕业后驻点杭州4个月,投入亚运会安保工作;入所后第一个月处理矛盾纠纷,便收到了感谢锦旗……警校毕业至今,还不到8个月,但周泽城已经收获了在他看来极为可贵的经历和认可。

去年7月-11月,他和警校同学一起被抽调到杭州。彼时,杭州第19届亚运会需要大量警力。从场所排查到滨江商业圈夜巡,从外宾驻地到滨江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虽说每天忙得团团转,但有机会投入如此重要的国际性综合体育盛事,周泽城觉得“再累都值!”

在宁波警校培训一个月后,同年12月4日他到新碶派出所正式报道,成为打处中队侦查组的一员。“我主要办理的是治安案件,比如殴打他人、寻衅滋事、盗窃等。”采访当天,周泽城刚好轮到24小时值班,从当日早上8点半到次日早上8点半,他要在所里接待群众报警、处理矛盾纠纷。作为一名新警,周泽城跟着师父潜心求学,汲取新知识,不断提升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也因此,入所后第一个月他就收到了一面锦旗。

当时,周泽城受理了一起矛盾纠纷。由于现场没有监控视频,他多方取证,从一份份笔录中还原事情真相。那起案件,他和调解员整整调解了一天,最终协商出了一个双方都欣然接受的赔偿金额。当事人从愤懑不平到握手言和,周泽城的努力也获得回馈,事后,当事人特地送来了一面写有“为公尽职尽责,感谢人民好警察”的锦旗。

龙年将至,周泽城将迎来自己的24岁。“本命年里,希望自己工作顺利,在实践中感悟,在磨练中成长,更快更好地独当一面!”周泽城说。

36岁公益志愿者:希望每位老人平平安安

“2023年,最有意义的就是参与了三四十次救援,其中有6次,是我第一个发现失踪者!”说起过去一年,36岁、属龙的徐炯自豪满满。

徐炯是余姚一家照明有限公司的品质经理,同时也是余姚姚城应急救援队、余姚臻爱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他曾随队友参加了防台抗洪的救援、对走失人群的寻找,还曾奔赴江西鄱阳湖、台州温岭等地进行救援,在这一次次公益活动中,他对公益、对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助人者自助,乐己者乐人”已经成了他的人生信条。

细数7年的公益救援生涯,让徐炯难忘的有无数个瞬间。

2023年,一位老家在江苏,在余姚打工的孩子家住了没多久的老人,因为患有老年痴呆,出门之后人生地不熟,走丢了,救援队搜寻了10个小时后毫无结果。就在亲属觉得希望渺茫时,正是包括徐炯在内的救援队员最后的坚持,到了凌晨两三点才终于在另外一个镇里找到。而另外一对有精神疾病的父女,从老家绍兴新昌走失两三天后,来到余姚,徐炯参与搜寻救援后,在一处工地上的钢筋圈里发现了他们。如果没有及时找到,可能后果不堪设想……

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是徐炯和伙伴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两年,余姚的几个应急救援队联合开发了智能“黄手环”,专门针对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群,把他们个人和家属的联系方式以及定位功能设置在手环里,老人一旦走失,都能迅速找到,可以让老人免受更多伤害。徐炯曾参与过这些应急救援队的联合搜救,这个手环确实好用。

“希望2024年这样的‘黄手环’能在老年人中推广,一是可以防备万一,二是希望大家在路上看到佩戴黄手环的老人,多一点关注,多一句问候,这也许就是对老人和他们一家人最大的帮助。龙年希望每一个老人都平平安安!”徐炯说起自己本命年的憧憬时,满是期待。

即将退休的送报员:心疼妻子,打算多带孙子

2月7日一早,天空下着不小的雨,气温也比前两天要低很多,宁波报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的送报员金根良仍然和往常一样,清晨4点半出现在宁波报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洪塘发行站,9点之前,他就把700多份《宁波日报》和《宁波晚报》投进了居民的信报箱里。

2024年龙年是金根良的本命年,这也意味着再有几个月,他就要满60周岁退休了。从1988年开始进入宁波日报社成为一名送报员,除了其间有5年时间“下海”开过一家小厂,到现在,金根良已经送了31年报纸。

1988年,宁波日报社开始自办发行,组建了自己的送报员队伍。一开始,金根良就是一个5人小组的组长。

“多的区域要送1000多份报纸,少的区域也有三五百份。”那时候,金根良骑着一辆28寸的自行车送报纸。每天凌晨3点多,他就用闹钟叫醒自己,洗漱后还要骑40分钟才能到发行站。刚开始的时候,信报箱还不是很普遍,报纸就需要送到每名订户的家里。如果是农村地区,订户住得很分散,为了送一份报纸,金根良往往就要骑十多分钟。那时候,金根良几乎每两年就要骑坏一辆自行车。

从2001年开始,金根良的送报业务增加了《东南商报》,2003年又增加了《宁波晚报》。当时,《宁波晚报》是下午出版的,因此金根良和同事们每天就需要送两次报纸。“《宁波晚报》的版面很多,订户也多,所以下午我们要跑两趟拿报纸,才能及时送完。”

当记者问及退休后的安排时,金根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如果公司需要,我愿意继续送报。”毕竟,送了30多年报纸,如果一下子不送了,这会让他很不习惯。“不过,如果不能送报了,我就回家里帮老婆带孙子。”

记者 林伟 张晓曦 陈烨

受访者供图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