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今锐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酒席乱象何时“休”

朱惠珍

春节前后,酒席乱象话题再次引发热议。有网友吐槽回乡一个月吃了不少于20场酒席,最多一天吃了6场酒席,吃酒席吃到麻木,规定不能乱办,但他们想办法办。

“一场人情一月薪,一桌酒宴三分弃”,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各种巧立名目的酒席如雨后春笋冒出,排场越来越大、聚会愈来愈频、菜肴越来越贵,原本应是亲情、友情的温情相聚,成了敛财酒席、攀比酒席、炫富酒席,失去了酒席的本义。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整治,但为何这些不良风气仍然在一些地区盛行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笔者认为,要理解这背后有三种心态作祟:

第一种“抢”的心态。表现为抢名和抢利。在一些地方,有的人通过大操大办来展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内心得到极大满足。这种心态导致了盲目攀比和浪费现象的盛行。

第二种“从”的心态。表现为盲从和随从。一分部人受刻在骨子里观念的影响,认为婚丧嫁娶等事宜有着特殊的意义,必须按照一定的习俗来办理,否则会带来不吉利。这种盲从的心态使得一些人即使不认同大操大办的做法,也会随波逐流地参与其中。

第三种“囧”的心态。表现为一种无奈和尴尬。有一部分人已经麻木了,频繁办酒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社会压力。即使有的人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也会被社会歧视或排斥而导致失败。比如:“酒席撒盐”事件中,基层干部苦口婆心劝,当事人不但不认同还相当排斥。

近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冲上热搜,其中第23条: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承诺践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深读细品一号文件精神,笔者认为治理酒席乱象切莫图省事一刀切,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症下药:

一是坚持“法治”,严管“第一种心态”。加快立法立规,制定和完善举办酒席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酒席的规模、形式、礼仪等方面的要求,为治理酒席乱象提供法律保障。如,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文明节俭操办婚丧祭贺等事宜。严肃党纪党规,将治理酒席乱象纳入党员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酒席和人情往来,为群众作表率。如,浙江省象山县出台《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党员干部操办酒席出席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餐次为一餐,不得收受非亲人员礼金、礼品。该规定从2016年实施至今,严肃处理了8起党员干部违规办酒席,查处一案、通报一起、警示一片。

二是要倡导“德治”,引导“第二种心态”。成立以新乡贤、企业家、种养殖大户、大学生、老娘舅等为主体的道德评议团,运用“道德评议会”“道德法庭”“聊天长廊”等载体,对烂办酒席、高额礼金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带头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纠正酒席乱象错误。设立乡风文明榜,实施正向激励与反向曝光,以“榜”塑人心、立规矩、促德治,推动树立正确的办酒观。

三是要发挥“自治”,纾解“第三种心态”。督促指导村(社)开展村规民约修订,明确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酒席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用好文化礼堂、家宴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为群众举办酒席提供便利的场地,对文明节俭办酒的一律减免场地使用费用。推广高性价菜谱,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既顾“面子”又有“里子”的实惠型菜谱,方便群众盲选。如,宁波市创新推出“四季菜单”,每个季节推荐4个婚丧宴农家菜单,费用从每桌2000元-3000元,降到了800元以下,办酒成本降低了60%以上,极大减轻村民操办酒席的经济压力,受到当地老百姓一致好评,节约下来的是金钱,保留下来的是真情。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