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我们的节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四夜嗨起来

石浦海丰广场上,大厨制作糊粒羹。
市民观看石浦踩街民俗队伍大巡游。
前童元宵行会表演队伍。记者 杨辉 摄
石浦巡游队伍。
石浦巡游表演。

石浦十四夜:点亮“渔光之城”

随着元宵佳节的到来,2月23日,精彩的石浦十四夜正式登场。

昨日下午2点,最负盛名的石浦踩街民俗队伍大巡游正式开始。龙灯、马灯、花灯、鱼灯、百兽灯、海鲜灯,灯灯喜庆;戚将军、观音送子、财神、东海龙王等民俗抬阁队伍,队队威武。22支队伍精心装扮,一路敲锣打鼓,从石浦镇“青年与海”会客厅出发,经渔港中路,汇集到海峡广场尽情表演,热闹非凡。

今年的踩街除了民俗队伍,还新增了国潮方阵。巡游方阵中的渔光寻忆、明制汉服队伍让人惊叹中式审美的魅力无穷。而“戚家军”鸳鸯阵的精彩呈现,不仅让人一睹“戚家军”的骁勇善战,也让游客感受到了石浦这座港中之城独特的海防文化。

傍晚,海丰广场上的“大明风华”主题灯会灯火璀璨,鱼龙飞舞,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钻龙灯、摸龙须,接好运,祈祷龙年平安顺遂。在广场龙灯处,悬挂了孩子们精心制作的各色渔灯,漫天渔灯下,大家点花灯、猜灯谜,照亮四海温情。

这个十四夜,石浦特别选取了10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NPC:妈祖和如意千百年守护着石浦渔港;狄青、戚继光、郑成功等名将在石浦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聂耳创作的《渔光曲》让石浦的故事走上荧幕……大家可以在石浦港畔与他们邂逅,感受石浦独特的海洋文化和风土人情。现场一位来自海曙的游客,拿着集章册说:“邂逅NPC让我觉得历史仿佛就发生在我眼前,古今交汇,有时空交错的感觉。”

石浦以港扬名,以渔兴盛,海洋渔文化、海防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称其为“一座活着的古渔镇”,是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独特的地域特色造就了石浦独特的文化地标。石浦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象山县级以上的非遗项目,石浦就占了一半,其中有3个是国家级非遗项目。2016年,石浦十四夜被列为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石浦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单位,目前,石浦正在加速建设变革重塑,打造更具海洋味、年轻态、烟火气的新时代“渔光之城”。

千人共享糊粒羹

记者了解到,今年石浦十四夜,除了延续民俗巡游之外,还增加了“国潮方阵COS”、NPC(角色扮演者)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活动,其中,“千人共享糊粒羹”现场成为一大亮点。

傍晚时分,石浦海丰广场上,即十四夜民俗队伍巡游的起点处,专门设立了“吃糊粒区域”。现场,直径3米的巨型锅前,多名本地酒店大厨亲手制作十四夜专属美食——糊粒羹,再由身穿戚家军服饰的NPC现场分发,大批市民游客围观品尝。不少尝过的市民游客都竖起大拇指:“用料足的!”“再来一碗!”仿佛穿越五百年……

“厨师来自海景皇冠假日酒店和半边山观堂酒店,共准备甜、咸两种口味的糊粒羹。”作为活动组织方,东海半边山旅游度假区有关负责人感慨称,小小一碗糊粒,藏着“戚家军”抗倭的故事,也藏着石浦人的乡愁。

据传,明嘉靖年间一年元宵节的前一天,戚家军在石浦一带驻守时,遇到倭寇突袭,来不及准备食物,便将小菜加上米粥、薯粉做成“糊粒”,既当饭又当菜吃,将士们吃饱后大获全胜。那天正好是正月十四,于是当地便以正月十四吃“糊粒羹”以示对戚继光抗倭的纪念。

“糊粒羹”也称“发财羹”,是象山元宵节里一道必不可少的代表美食,是将各种小菜整盘倒入锅内烧煮而成。如今的“糊粒羹”一般用黄豆、虾仁、牡蛎、鱼肉、蛏肉等海鲜切细煮熟后拌上薯粉、食盐,即为一道美食。

前童元宵行会:延续500多年

爆竹炸响,锣鼓喧天,正月十四,宁海县前童镇鼓亭馆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延续了500多年的民俗活动前童元宵行会在这里举行。

下午1时整,前童元宵行会正式开始!

只见大旗在前引导,舞龙舞狮开道,头牌、鼓亭、抬阁和秋千紧随其后,十几支鼓乐队簇拥相随,整个队伍有近千米长,浩浩荡荡向着“濠公老爷”所在的塔山庙出发。

“恭请濠公老爷出殿!”伴随着铜锣、大鼓、长号依次三响,由童氏家族里有名望、有身份的长辈迎请“濠公老爷”坐上官轿出殿巡游,鼓亭抬阁队伍引路在前,“濠公老爷”压阵在后,众人一路敲锣打鼓带领“濠公老爷”走街串巷,视察田间地头,庆农业丰收,祈新年福愿。

在行会巡游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用朱金木雕工艺制作的鼓亭、抬阁和秋千。

鼓亭,是置放大鼓的架子,犹如一个个缩小版的亭台楼阁,每层精雕细刻,流光溢彩。

抬阁,是一个有双层舞台的楼阁小舞台,长约3米,宽约2米,下部做成船型,周身雕龙刻凤画狮子,每只抬阁由三五个男孩装扮成戏曲人物,在台上或坐或立,不时进行精彩的表演。

在秋千上,童氏家族中的男娃女娃装扮成了戏曲人物,或峨冠博带,或金盔铁甲,随着车轮的滚动,上下翻动,人物交替出现,忠孝礼义、儒家耕读等故事也随之流转再现。

“这次我们选出了20多位小朋友参加表演。在选拔上会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求是童氏宗族的孩子,然后对身高、体重、样貌和孩子的品行都有要求。他们通过化妆、服饰扮演了历史的各种人物,在行会中承担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前童镇鹿山村村民华巧巧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行会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连续举办两天,每天下午和晚上各举行一次巡游。

据悉,宁海县以农历正月十四为传统元宵节,俗称“十四夜闹元宵”,前童元宵行会则是为了纪念前童镇童氏祖先童濠带领族人开渠凿砩、灌溉农田,并祈愿年景丰收而进行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明中叶,盛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如今的前童元宵行会已逐渐演变为集巡游、集市、文艺演出等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

记者 张晓曦 张海玉 谢舒奕 通讯员 史蓓琪 蒋攀 佳明 鹏超 董路遥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通讯员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