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扫码看详情 |
 |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
2月23日,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宁波余慈地区统筹规划》作批前公示。 规划公示指出,北翼一体发展是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必然选择,立足市域的空间发展格局,在新的统筹机遇下,余慈地区亟需协同竞合、错位发展,在湾区一体化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余慈统筹发展也是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重构都市格局并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 该规划期限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致,至2035年。 明确统筹目标 到2035年,余慈地区的发展目标确定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战略增长极和高质量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将余慈地区建设成为沪甬合作和杭绍甬一体化的重要门户、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新城区。 通过余慈统筹,在区域格局中彰显区位优势,增加宁波都市圈的区域影响力。通过翠屏山中央公园链接、交通大通道快联、宁波枢纽牵引,增强宁波北翼地区两大城区向心力。通过区域交通快联、产业协同、设施共享,增强两市一区内聚力。 空间格局这样规划 规划指出,构建北翼一体统筹发展格局,以翠屏山中央公园为纽带,链接余慈城区和中心城区,形成城市向心、产业滨海、休闲傍山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北翼城区格局。以余姚、慈溪、前湾新区共同构成宁波的智造中心、文化经济副中心和区域合作示范区。 同时,统筹余慈地区融合发展格局。 如何进行余慈地区统筹? 那么,如何进行余慈地区统筹?规划从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设施共建共享、生态共治共保四个方面进行了布局。 交通互联互通上,打造北部门户,全面融入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多层次立体交通网络。 产业协同发展上,规划要求对标“361”集群,形成协同互补的产业分工。 设施共建共享上,规划明确按照375万人口标准,对标市区设施建设标准,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能级。 生态共治共保上,规划指出构建安全、通达、协调的北翼生态空间格局。 推进重大基础设施 和公服设施建设 规划公示指出,先行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加快轨道宁慈线、杭甬复线综合管廊工程、慈溪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周巷)建设项目、姚江流域生态水系工程、甬江流域周家路江防洪排涝工程项目的建设。 对标大都市标准,布局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汪荣峰 朱宁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