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木兰》演出剧照。宁波市演艺集团供图 |
|
见面会现场。 |
红妆裹铁衣,将军百战归。2月23日晚,宁波大剧院“战歌”再起,由郝若琦、夏天领衔主演的舞剧《花木兰》在“老家”宁波迎来第100场演出。 7年前,由韩真、周莉亚执导,宁波市歌舞剧院演出的舞剧《花木兰》从宁波“出征”,走过北京、上海、成都、重庆、西安、南京、广州、深圳等30多座城市,在全国各地卷起“木兰风暴”。2023年9月,《花木兰》赴美演出,在华盛顿、波士顿连演6场,向世界展示了刚柔相济的东方气韵。 “非常激动,《花木兰》的第100场演出可以回到宁波。”2月23日下午,宁波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严肖平在观众见面会上激动地表示,“7年的磨炼,不仅使这部舞剧进一步走向成熟,也记录了一个舞团成长的足迹。很高兴在‘百场庆’之际带着木兰‘回家’,向诞育她的土地进行汇报。” 1 七载相伴,“炼”成木兰 “‘花木兰’这个角色,我从24岁跳到了31岁。”七载相伴,见证舞蹈演员郝若琦的“养成记”。《花木兰》里的许多动作,已成为她的身体记忆。 本次复演,和剧中“卫将军”夏天的“对打”,两个人几乎不再用磨合,就能知道对方的着力点和出拳的方向。“我们会尽可能在熟悉中寻找一些‘陌生感’,让表演更有质感。”郝若琦说。 对郝若琦来说,“花木兰”是她用最好的年华去演绎和诠释的一个角色。她在剧中戏份十分吃重,笑言“一部《花木兰》(用的力),可以跳其他舞剧三部”。这些年,“我也跟着角色和剧一起成长,剧中的‘木兰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鼓励着我。” 去年,《花木兰》从“出圈”到“出海”,向美国观众传递中国经典的当代演绎。观众在演出结束后的欢呼带给郝若琦信心,“感觉自己也肩负起文化使命。” 而对宁波市歌舞剧院的首席舞者夏天来说,《花木兰》同样意义重大。“这部剧是我进团以后首次担任一个大剧的男主角,导演和琦姐都帮助我许多,让我用最好的状态和最快的速度去适应团里的节奏与舞剧演出的需要,给了我一个高起点,也教我去尊敬舞台。” 为了在这次“百场庆”前尽快恢复状态,郝若琦与夏天在大年初六开始就相约在家各自练功,“希望用一个好状态与观众见面。”夏天说。 2 各地“木兰粉”到宁波追戏 海南、沈阳、南京……见面会上,自报家门的“木兰粉”来自全国各地,不少都是“打飞的”追戏。 “我是辽宁沈阳的,前一天晚上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看完舞剧《红楼梦》,今天就坐飞机赶来宁波看第100场《花木兰》。”观众包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冲着导演周莉亚、韩真的名字买的票,“这次看完《花木兰》之后,我就看全了‘双子星’的作品。” “我是冲着夏天来的,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演《花木兰》了,这次专门从海南过来看一下。”一位观众告诉记者。 “百场庆”现场,也来了许多剧组的友人。舞者王亚彬在2021年看过《花木兰》,“我觉得《花木兰》是一部将男性力量和女性柔美完美结合的作品,特别是最后沙场上,木兰披发而战的一幕,非常打动人心。” 本次演出正逢元宵佳节期间,而“圆”正是贯穿全剧的重要意象。 “木兰手中的铜镜,转台装置,舞台上的圆形桌椅等,都指向了某种圆满。”王亚彬从专业角度分析,圆形转盘设计就像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打破时空限制,让剧中人物想象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凄凉同时交织在观众眼前,令人忍不住为“团圆”与“战争”的对比流下热泪;至于小圆桌前的家人,折射更高意义上的家国团圆,是整部舞剧的起点,也是终点。 另一位观众,宁波市侨联海外顾问、宁波市荣誉市民徐德清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我居住在美国康州,去年《花木兰》到波士顿演出,我就向周围很多朋友推荐并一起去现场观演,大家看完都大呼过瘾,非常喜欢。我们这次回来过年,听说元宵期间宁波有这个演出,特意留下来,从上海过来看演出。” “宁波作为‘文化出海’的重要港口城市,需要对外讲好宁波故事、传播好宁波声音,向世界展现‘高端大气’的宁波形象。”宁波市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包括舞剧《花木兰》《东方大港》《冼星海》等一批精品在内的宁波文艺精品都将开启全国巡演,进一步向观众展示宁波文艺创作勇攀高峰的喜人景象,在新的舞台上传递与时代脉动同频的文化力量。 ■新闻多一点 舞剧《花木兰》的演出也拉开了宁波大剧院20周年纪念演出的序幕。2月23日晚,剧院在大厅安排了品汤圆、猜灯谜等活动,让观众度过一个仪式感满满的十四夜。 宁波大剧院总经理王乾宁表示,今年宁波大剧院以“心心廿年 与你享见”为20周年年度主题,围绕关键词“享廿”,策划推出市民开放日、艺术体验等系列活动,让更多观众走进剧院。 今年,剧院还将安排陕西人艺经典之作《白鹿原》、伦敦西区原版话剧《无人生还》、国内首部人工智能题材舞剧《深AI你》、杨丽萍作品《平潭映象》及《小野丽莎宁波音乐会》等一系列高品质演出。 记者 顾嘉懿 张芯蕊 通讯员 吕佳银 沈林佳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