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3版) 开放合作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正确选择 就当下各国科技领域竞争问题,娄勤俭说,中国主张,开放合作才是探索科学前沿、推动科技发展的正确选择,科技竞技场应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 “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损害全球产业发展,拉大全球发展鸿沟。”他说。 娄勤俭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本世纪初,中国曾希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共同研发一套卫星导航系统,却因种种原因陷入僵局。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关,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广泛应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基石。 “只要我们坚持自立自强,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任何一项已知的技术,要卡是卡不住的,最多就是时间问题。关键是我们要加强科技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娄勤俭说,“我们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是要关起门来搞研发,而是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娄勤俭表示,下一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立法,不断完善科技法律体系。 中国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 针对媒体关注的“国防预算”问题,娄勤俭说,每年的国防支出预算都纳入政府预算草案。根据大会议程,本次大会也将审查政府预算草案报告,之后对外公布。 他表示,近年来,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更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义务,中国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我想强调的是,与美国等军事大国相比,中国的国防支出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国防费、军人人均国防费等,一直都是比较低的。”娄勤俭说。 他表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愿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持续监督增发国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去年夏天,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国务院提出增发1万亿元国债,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相应调整2023年中央财政预算。 娄勤俭介绍,去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目前,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支持项目15000多个,切实保障和改善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的民生。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持续监督增发国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督促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好,用出实效。”娄勤俭说。 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针对有外媒认为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扩大了间谍行为的范畴,娄勤俭说:“我要特别强调,这是对反间谍法的错误解读。” 他说,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是在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合理借鉴各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间谍行为的定义,明确了非法行为和合法行为的界限,增强了外企和外国人在华投资、工作、生活的确定性和安全感,不针对商业往来、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正常活动。“我们反对通过曲解反间谍法抹黑破坏中国营商环境的行径。”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和修改了多部涉外法律,为保护在华外国人和境外企业、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娄勤俭说,中国将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 大会将审议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 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是由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40多年来,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娄勤俭说,党的二十大对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提请本次会议审议。 他表示,修订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总的看,此次修订以法律形式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明确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完善国务院机构及其职权相关规定;三是健全国务院会议制度;四是增加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制度措施。 希美方遵信守诺,落实两国元首共识 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中美关系问题,娄勤俭表示,中方的态度一以贯之,就是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说,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遵信守诺,从旧金山再出发,筑牢中美关系“五个共同”重要支柱,把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和愿景落到实处。 “在中国老百姓的印象中,经常看到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抛出反华议案,采取针对中国机构、企业和公民的反华言行,甚至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娄勤俭说,这些做法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方正当权益,干扰两国正常的交往合作。 娄勤俭表示,过去几年来,虽然遭遇了多重困难,但中美立法机构仍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着接触。今年是两国建交45周年,双方立法机构还是要多来往、多对话、多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为中美关系平稳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践行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合作 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10多年来,习近平主席出访足迹遍布周边各国,有力引领拓展睦邻友好格局。 娄勤俭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同地区国家一道,坚定不移走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累累硕果: 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中南半岛、中亚地区实现全覆盖,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扎实推进。 二是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地区国家纷纷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一大批项目形成示范效应,为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三是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中国与地区国家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与东盟已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化逆风中树立了合作典范。 “中国反对搞阵营对抗和小圈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是排他的。”娄勤俭说,中方将继续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和利益融合,让中国式现代化惠及更多周边国家。 代表工作委员会各项工作有序有力 “代表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实现良好开局,推动代表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娄勤俭说。 娄勤俭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418位代表建立直接联系,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也直接联系若干名代表,实现常委会同代表联系全覆盖。一年来,有270多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50余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2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代表意见。 据介绍,去年大会期间,代表提出的271件议案,交由9个专门委员会审议;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8314件建议、批评和意见,交由204家单位研究办理。目前,这些议案、建议已全部审议、办理完毕。 “今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要求,修改完善代表法,持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更好服务保障。”娄勤俭说。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