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今锐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付卡风险不能总让消费者兜底

徐剑锋

又是预付卡纠纷!这次人去楼空是甬城知名餐饮企业——位于海曙区孝闻街135号的宁波汉通东林海鲜大酒店(以下简称汉通东林酒店)。“我在这家酒店充过卡,还剩下1800元,听朋友说今年春节后酒店突然关门,我赶紧去现场,酒店已大门紧锁,也无法打通酒店的联系电话。”近日,市民吴先生向记者反映了上述情况,记者随即进行核实采访。

3月14日《宁波晚报》

市民吴先生的遭遇,在预付卡消费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当预付式消费成为一种主流方式时,我们需做的是如何不“卡”住消费者。

这几年,预付卡消费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本是“双赢”的消费模式,却不断演绎着“闹心故事”:节假日消费被限、退卡退余款难、商铺转让跑路……由于缺乏凭证和法律支撑,再加上金额数目并不大,不少消费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欺诈的风险与敛财的空间不成比例,不良商家必然会无所畏惧。

毫不讳言,预付卡问题频发暴露出商家的信誉缺失,消费者的警惕性不足。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在预付卡这个“坑”里跌倒了一次又一次,理当“吃一堑长一堑”。为此,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在办理预付卡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点盲从,不仅不能被所谓的优惠“冲昏了头脑”,而且对商家本身也应做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考察,并弄清办卡的相关条款和消费细节,用理性的消费行为来保护自己、维护市场。

如何避免掉进预付卡“消费陷阱”?归根结底,关键在于扎紧市场监管的制度笼子。要把前置性预防措施想在先、做在前,从而“倒逼”商家依法诚信经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比如,通过格式文本条款明确预付式消费的买卖双方权责,并设置发卡门槛,限定卡内金额;又如,实施强制性备案制度,且必须缴纳足够的预付消费保证金。一旦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让消费者获得赔偿,而且商家“跑路”前也会三思,而不像现在这样简单地把店门一“关”了之;再如,建立“黑名单”制度,让不良商家处处碰壁、事事受限。至于有些商家卷钱跑路,更要严厉处置,让其付出“付不起的逃跑成本”……这些细致的功夫做到位,堵疏结合,软硬兼施,防范预付卡风险并非是个无解的难题。

一言以蔽之,把预付卡风险降为零,我们可做与要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当下而言,强化商家的诚信意识,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所有这些都应作为一项“硬任务”持续发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