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二手车市场体量大,在全国同级别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 毛雷君 摄 |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宁波《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据悉,该标准为浙江省首个二手车鉴定评估领域团体标准,宁波在规范二手车市场上迈出坚实一步。 1 统一检测鉴定标准势在必行 宁波二手车市场体量较大,因此加强市场规范性成为治理的要务。经过近2年整治,宁波二手车市场环境秩序得到很大改善,逐步走上正轨。 目前,宁波有二手车交易市场35家,二手车经销企业633家,二手车经纪企业4939家。近3年,宁波二手车年交易量均超36万辆,已超过新车交易量。2023年,宁波二手车交易额达341.8亿元。 由于交易体量大,纠纷也就多了。车况信息失真、车辆质价不符等成为影响二手车交易的最大障碍,约占投诉总量4成。在此背景下,宁波需要一个符合地方特色的标准来规范市场。 宁波市消保委秘书长陈超表示,目前二手车不是没有检测标准,而是标准不一、标出多门、信息混乱。比如,有国家标准,也有各个检测机构的标准,还有企业标准。“同一辆车,在不同机构检测的结果很可能相差很大,为之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检测鉴定之于交易至关重要,统一标准之于鉴定同样重要。 “应定纷止争之需,由宁波市消保委牵头,联合宁波市二手车流通协会、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经过一年多调研、编制、征求意见、专家审评,制定的团标最终获得通过。”在宁波《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发布仪式上,陈超讲述了规范制定的情况。 2 增加新能源车电池检测标准 记者梳理发现,《规范》中有不少创新点—— 首先,对评估机构与从业人员提出了明确的从业要求。 其次,对评估活动明确了规范的作业流程。明确车况评价要针对是否为重大事故车、泡水车或火烧车给出明确结论,并写明依据标准。这样鉴定车辆技术状况,一是做到了结论明确,不含糊其词;二是披露了真实车况,不仅有定性评价,而且有定量描述。 此外,基于宁波市二手车纠纷较多的实际情况,单独设立“投诉与调解”章节,对投诉渠道、处置时限予以明确规定,要求鉴定机构启动和解机制,尽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一责任人义务。 吴建港是本次《规范》起草的专家组成员之一。他向记者介绍了宁波这个团体标准的先进之处。吴建港说:“二手车鉴定的国标制定于2013年,距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已经无法适应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因此,在充分考虑国内标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地处沿海的地理位置,综合地域特色与车况判定实际所需,标准团队研究制定了《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规范了二手车鉴定评估的具体要求。” 吴建港认为,细化标准适用范围,明确标准使用边界是《规范》的一个特点。宁波的团标在国标基础上增加了对术语“重大事故车”“泡水车”“火烧车”的定义。 “在现行国标中,车体结构示意图标注了13个点位。而宁波团标细化到了30个点位,并在附录A中给出了对应点位的描述和判断。”吴建港认为,标准的细化更加符合宁波市场特点,为车况的判定提供更详细有力的依据。宁波因地处沿海,常遭遇台风、暴雨侵袭,车辆漏水、进水等发生率远高于内陆城市。因此,团标中增加了对浸水现象的描述,以便与泡水车相区分。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崛起,其二手车交易量也将日益攀升,对电动车的车载动力蓄电池系统的检测,成为二手车鉴定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宁波团标对电池的温度状态、可用容量等都进行了检测项目的细分,以及检测环境的规定。 宁波市二手车流通协会机动车鉴定评估分会会长施龙杰认为,本次团标的制定汇集了历年消费纠纷和涉二手车投诉焦点问题,对技术规范数据进行了量化,而且,综合考虑了宁波的气候环境及生活环境,在扎实的基础上制定宁波自己的团标,既是对现有国标的补充和完善,也突出宁波地方特色。 3 新规范有待市场检验 一般来说,在二手车争议和纠纷中,消费者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但由于宁波二手车B2B的交易模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规范》的出台和实施,对于商家也是利好。 胡科富是宁波最大二手车交易市场途众二手汽车商城总经理,他对《规范》的出台表示欢迎,“《规范》的实施,对车商来说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制约。只要车商出售的二手车做了车况认证报告,且出具认证报告的机构达到《规范》要求,就可以减少售后风险。” “我们下一步将积极落地推广《规范》,引导车商每车必检,并将车况认定报告作为合同的附件,让消费者放心买卖。”胡科富说出了今后的打算。 宁波市消保委秘书长陈超也指出,这个团体标准能否得到市场认可还有待实践检验。宁波市消保委下一步将会同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行业协会修改《宁波市二手车买卖中介合同(示范文本)》,将标准的采用与执行作为合同附件嵌入到二手车交易环节中,减少纠纷、规范交易。记者 毛雷君 通讯员 龚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