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三江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3月18日 星期一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芝岭下

建岙村口

建岙村

□舒云亮 文/摄

四明山东麓的山谷里有一个狭长的古村叫建岙。村庄栖息在建溪的两岸,往东走六七里地出山口后就是横鄞线公路,由此北行可通向横街镇,南行则是鄞江镇。

A

据村民介绍,建岙有上千年的历史,原住民有陈郑唐马童五个姓氏,这样的排列顺序,用宁波话读起来似乎颇为有趣。自宋代起,陆续有唐氏、马氏和童氏先后自闽瓯、中原和慈溪等地迁徙过来。他们在这里的山谷溪水边搭建茅庐作为定居点,起名为建岙,意思是建在山岙里的村子,并把旁边潺潺东流的涧水唤作建溪,由此开始了樵牧农耕的生活。后来这里发展成为一个商贸发达的集市,有过建岙市的叫法,村里曾有客栈、饭馆、米店、剃头店和豆腐作坊等商铺。

在村庄的西边,溯溪而上有一条叫寻芝岭的古道,长度约为五六里,但中途折向南行,翻过山冈就是章溪村,是建岙村民往来樟村(今章水镇)的一条捷径。寻芝岭古道景色优美,沿途峰回路转,有锡峰夕照、龙石溪涧、复古晚钟、旗岙石湫、狮岭松涛、梧山积雪、双潭印月和象岩仙桥八景。据说王安石在担任鄞县县令期间曾来建岙考察走访。他很喜欢这里的山水丽景,写下《游建岙山》,诗云:两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蠡纹平;绿荫隐隐无层数,欲去黄鹂又一声。

去岭上寻觅或采挖灵芝这种事情,应该只是个美丽的传说,即使有也是发生在遥远的古时候。五百来户人家的建岙村,旧属鄞县梅园乡。由于缺乏栽种稻谷的水田,村民在山坡上开垦旱田,种植蔬菜、土豆、芋艿、番薯和茶叶。村里也有石匠制作和售卖石槽石磨石臼等日用石器。所以建岙人过的是“山地种种、石头敲敲”的日子。为增加收入,山民还会在空闲的时候上山斫柴,第二天早上挑着柴担走二十余里路,去附近的鄞江、凤岙和古林卖柴。回程时他们往往会带来稻米、食盐和布料等山里缺乏的商品,下午再去山上砍柴。人们用“建岙村山连山,进一担出一担”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平静的日常生活,虽然艰苦但与世无争。

B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村子西头的上唐地段有一道纪念墙,那是当年日军火烧建岙的一处遗址,记录了日寇在建岙村犯下的滔天罪行。1941年4月20日宁波沦陷。暮春的时候,侵华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扛着机关枪、背着掷弹筒从鄞江镇进山,对西边的大皎村实施了扫荡。第二天5月31日是建岙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鬼子兵从大皎返回经过樟村后没有去鄞江镇,而是左转登上寻芝岭古道,沿着建溪扑向建岙村。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山谷的宁静,建岙的村民纷纷入户躲避,但还是有七个无辜的村民不幸在溪水边和街巷里惨遭枪杀。日本兵在对村子进行搜查后没有发现抗日游击队的踪影,而且这是个穷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抢。日军中队长玉置融很不满意,甚至感到羞辱,他瞪起眼睛下令放火。村庄的西侧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味。在村民们的哭喊声中,240余间民房被夷为平地。大火过后一片焦土,许多人失去了家园。

日军的暴行并没有吓倒英勇的浙东人民。由于建岙村一溪穿行、三面环山,有着四明山东麓一个重要山口的地理优势,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鄞奉县委和鄞西区委把机关驻地设在了村内的建岙学校,并在村里的一栋宅院内创建鄞奉县警卫队、鄞县县大队和鄞县警卫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村民也成立自卫队,组织群众支前,动员青年参加革命,抵制日伪的摊丁派粮。建岙村成了鄞西抗日革命根据地和四明山区的红色堡垒村,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943年3月,嵊县人周飞从新四军苏北根据地来到建岙村担任中共鄞奉县委书记。他在村里的主街上开了一家叫“周飞米店”的商铺,以老板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妻子钱珂芹扮作老板娘,县委政治交通员魏梅仙充当伙计。周飞以经营粮食为名,根据四明地委的指示,经常到各个乡村组织、指导和协调抗敌斗争。

同年的11月,获悉在四明山坚持斗争的新四军游击队缺少粮食,遵照上级指示,周飞采购到粮米后安排梅园乡运送。女乡长陈晓云亲自组织运粮队不畏艰难、翻山越岭把两千多斤大米送到了三五支队队部,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建岙村还取得了两次夺粮保卫战的胜利。1944年9月26日,盘踞在蜃蛟和鄞江的敌伪军三百多人来建岙抢粮食,遭到了中共鄞奉县大队的伏击。激战四个小时后,敌人驾着空船狼狈败退。11月13日,又有日伪军70余人来到建岙,用刺刀强迫村民把粮食装到船上。鄞江区中队闻讯及时赶来,在建岙村自卫队的配合下奋勇击退敌人,保住了三船稻谷。从此日伪军不敢轻易进犯四明山东麓地区。

C

“建岙妈妈”钟仁美的事迹,是村里家喻户晓的。她虽然家境贫寒,但积极支持抗日工作,不但送两个儿子唐根庆和唐瑞庆参加革命队伍,还把自己家作为党的地下工作联络站。在烽火岁月里,钟仁美冒险掩护过多位地下党员,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建岙妈妈”“革命妈妈”。1952年2月,钟仁美获赠宁波区专员公署的一块红色木匾,上书“不避艰险支持革命斗争”的大字。

村里还流传着剃头师傅叶其享机智掩护地下党同志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天地下党支部在建岙村开会。一位年轻农妇跑过来通报说,附近的国军杂牌部队浙江保安团要进山来搜捕,与会的同志们立即分头往山上撤离。党支部书记毛尹最后一个离开,他刚走到街上就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于是跨进了街边叶其享的剃头店,想上楼去躲避。叶师傅却把他按在理发椅上,放倒椅背,把肥皂沫涂抹在他的脸上,又用热毛巾敷在了他的口鼻部位。这时候浙保团的三个敌人踏进了剃头店,他们打量了一下这个店铺,其中一人伸手想去揭开毛尹脸上的毛巾,但叶其享的刮胡刀从空中划了过来。看到剃刀寒光的闪烁,那人吓得赶紧把手缩了回去。叶其享说:“这刀很锋利的,还好没伤到你的手。”惊魂未定的敌人悻悻退回到街上去了。

如今的建岙村有一千余户人家,两千五百多人口。村内有古色古香的唐氏和马氏宗祠,有永庆桥、庆丰桥、里凤桥和童家桥等古桥,还有许多百年民居,展现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石阶老宅”的历史风貌。

当地政府和村委会重视新农村和红色文化建设,不但保留了古祠、古桥和古宅,还保护和修葺了不少带有红色印记的建筑,包括周飞米店、“建岙妈妈”故居、日军火烧建岙遗址等,并把曾经的建岙学校和中共四明地委以及鄞奉县委旧址,改为“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向游人展示在梅园和建岙一带牺牲的烈士图片,叙说当年开展革命斗争的动人故事,以及先辈们当年使用过的一些旧物件。建岙村成了青少年开展研学活动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

待到冬去春来,寻芝岭上开遍映山红的时候,我们不妨去欣赏一下这条古道的美景,去看看建溪岸边那些苍凉的古建筑,去感受一下这个红色堡垒村的别样风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