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艺宁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3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上博藏《黄宗羲像轴》

看浙东学术的“西渐”

《黄宗羲像轴》 上海博物馆藏。

日前结束的浙江省博物馆跨年大展“诗画江南”,展出了一轴上海博物馆藏《黄宗羲像轴》。此像常被引用,但其全貌颇为罕见。

高132.8厘米、宽63.2厘米的“高头大轴”悬挂于展厅内,先贤仪容望之俨然,周边题跋一览无遗。

画像左上方有一则“自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其为人也,盖三变而至今,岂其时为之耶?抑夫人之有遐心?”正是黄宗羲著名的“夫子自道”。

此像康熙十五年(1676)画成,黄宗羲时年66岁。当年,他应邀赴海昌(今海宁)讲学,带动了浙东学术向浙西的一次大规模传播。两个多月的讲学结束后,“同学诸子皆眷眷然,有离别可怜之色”,黄宗羲遂作《留别海昌同学序》,勉励诸生继续向学。

《黄宗羲像轴》上的题跋,几乎皆为这些“海昌同学”所留。学生们通过第一视角记录了对老师的印象,一代大儒的影响力与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黄宗羲“自题”的真伪

黄宗羲的教育实践集中于晚年,尤以在甬上证人书院(8年)和海宁(5年)讲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众,产生的影响也最大。

从画面看,此像轴承载的内容较为丰富。画中黄宗羲头戴风帽,安坐于坡石之上,如林中高士,身下有一纹饰精细的席垫,身后有一枯木形的靠几,脸部沟壑纵横,髭须灰白,嘴角微微上扬,神色温和。

根据题字,可知此像成图于1676年(丙辰),为新安画家吴旭所绘,宋暐补树,黄宗羲之侄黄深补石。

吴旭,字子升,徽州人,《图绘宝鉴续纂》说他“山水人物写照均能”,但没有留下更多信息,大概是一位职业画家。

画心最夺人眼球的,当属左上方的三行“自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是黄宗羲对自己人生三个阶段最重要的总结。

这则“自题”亦见载于黄宗羲七世孙黄炳垕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编辑的《黄梨洲先生年谱》。但经对照原文,黄炳垕“敬摹”的“梨洲先生小像”可以说是上博藏《黄宗羲像轴》的翻刻,其后“自题”录自原画,当无疑义。

至于此“自题”是否出自黄宗羲亲笔,学界存有异议。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认为“黄宗羲自赞非本人书”,刘九庵先生则怀疑“是否是黄宗羲自己的句子而由别人写的”,均对笔迹提出疑问。

不管是否为黄宗羲亲笔,通过图像可增进认识的是,黄宗羲在六十余岁便对人生有此“三行诗”式的开悟,总结其一生的行踪轨迹。

学生眼中的“印象黄宗羲”

画像周边,共有同学诸生题跋16则。学者考索黄宗羲海宁学生之名姓,此图当为重要补充。

在诗塘(中国画立轴装裱上方留出的位置)留下题跋的,为身份较高的朱嘉徵、陆嘉淑、陈之问3人,其下有自称“门人”的陈奕培、陈奕昌、陈谦、杨中讷、陆騊、朱尔迈、陈焘、杨中坦、陈熹、陈訏、陈奕禧、杨冲默12人,以及“无锡后学”秦瀛1人。

这些人中,存在大量的亲缘关系。黄宗羲与陈之问(字令升)是同门好友,同出蕺山(刘宗周)。陈之问对黄宗羲的学问极为推崇,认为他虽“于蕺山门为晚出,独能疏通其微言,证明其大义,推离还源,以合于先圣不传之旨,然后蕺山之学如日中天”。

陈氏系海宁望族。得知黄宗羲赴海宁讲学,陈之问携第三子陈诜、第五子陈訏、第六子陈谦,以及侄子陈焘、陈熹兄弟共同执贽于黄宗羲门下。

题跋中,陈之问夸赞了黄宗羲的道德文章,表示“其魁然之形,烨然之文,铿然之辨,卓然之行,先生之示人,盖太冲而莫胜也”。

陈氏子侄中,以陈訏(字言扬)最为有名,因为他习得黄宗羲的“勾股之学”,著有《勾股述》《勾股引蒙》等。黄宗羲在《叙陈言扬勾股述》中称赞“海昌陈言扬因余一言发药,退而述为勾股书。空中之数,空中之理,一一显出,真心细于发,析秋毫而数虚尘者也,不意制举人中有此奇特”,遂将自身所学“尽以相授”。此《黄宗羲像轴》也留下陈訏的一则题跋,讲述他对黄宗羲的第一印象,“温和明朗,珠辉玉润”,如“避世潜龙”。

留下题跋的陈氏子侄还有陈奕培、陈奕昌、陈奕禧三人。其中陈奕禧(字子文)为康熙年间书法家,精经术,工诗文。黄宗羲在《陈子文再游燕中诗序》中说他“精综六籍,翱翔百氏,操笔属词,缘情绮靡之功,离绝畦迳,故其名声远闻”。

从学于黄宗羲时,陈奕禧28岁。在他眼中,黄宗羲“身备四时,心涵万类,浑穆雍和……空山寂然,披襟独坐,白云往来,溪流今古”。

此外,题跋之人中,朱嘉徵与朱尔迈为父子。朱嘉徵系海宁耆老,黄宗羲曾为他撰写《止溪先生墓志铭》。卷上,朱嘉徵的跋文起首部分有所损毁,据余姚梨洲文献馆藏1926年《竹桥黄氏宗谱》补录,可知为“春风不知著,桃李竟何言。世路悠悠者,先生俨后尊。大道无私己,溟海恣飞翻。鲍鹏等物化,胡为虱处裈”。

杨中讷精通《易》和《春秋》,与杨中坦同在黄宗羲门下;陆嘉淑则是黄宗羲中年抗清时结识的遗民旧交。

推动浙东学术“西渐”

1949年前,《黄宗羲像轴》见于著录仅有一则,即杭州人吴庆坻的《蕉廊脞录》。

吴庆坻是清末翰林院庶吉士,善诗文,工书法。辛亥革命后迁居上海,在鄞县(今宁波)人张美翊处得见此“黄宗羲小像”。吴庆坻记录此卷说:“黄梨洲先生小像,古装,风帽束带,貌奇古……自陈奕培以下,皆称门人,且多海昌人,疑是像乃先生讲学海昌时所绘也。”所言非虚。

通过以上有限的记载,大约可推知此像原藏于余姚黄家,后归张美翊,继而入藏上博的流转经历。

此像成图的1676年,是黄宗羲应知县许三礼邀请,赴海宁讲学的第一年。后黄宗羲陆续在海宁讲课长达五年。从内容看,《黄宗羲像轴》可能是诸生在初次临别之际制作的“纪念品”。

黄宗羲在同样写成于1676年的《留别海昌同学序》中对该次教学有过记录。他认为许三礼邀请他,是因为看到了他在越中甬上的教学成果;在海宁的首次授课从二月到四月,时长两月有余,因黄宗羲要回余姚探望母亲而中止。

在《留别海昌同学序》中,黄宗羲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的儒学“裂之为四”,分别是文苑、儒林、理学、心学。学生如果要得到真意,应将四者“复之而为一”。

许三礼编撰的《天中许子政学合一集》中,还详细记录了黄宗羲“海昌五经讲义”与问答。在海宁,黄宗羲为学生讲述了《周易》中的“泰卦讲义”,《诗经》中的“七月流火讲义”,《尚书》中的“洪范五皇极讲义”,《春秋》中的“春王正月讲义”,以及《礼记》中的“儒行讲义”。经由这些篇目,黄宗羲用微言大义阐发了儒学之旨。

在“儒行讲义”中,黄宗羲还提及“阳明先生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原是跌扑不破,其后学者误认猖狂……”对明末清初王学受到的批判进行了纠偏。

综合来看,黄宗羲在海宁的讲学虽然没有在宁波时间长、学生多,却是他在甬上证人书院后,又一次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效果较好的重要教育活动,为海宁培养了一批人才,对推动浙东学术向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

记者 顾嘉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