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充电驿站”工地,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充电接口。 记者 刘波 摄 |
近日,海曙区集士港镇井亭社区井亭家园靠近河边的一处“充电驿站”工地,施工人员正在加紧安装充电接口。根据计划,包括这个“充电驿站”在内,井亭家园小区的3个“充电驿站”共30个充电接口有望在下周投入运营,届时每天可至少为6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 不久前,宁波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宁波市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今年宁波将建设1万个室外独立的“充电驿站”,合计10万个充电接口。 “我们是作为集士港镇的试点先行建设的。”市人大代表、井亭社区党总支书记毛爱飞告诉记者,人大代表们在进井亭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听到许多群众反映,为了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小区楼道里拉了不少飞线,有不小的安全隐患。为此,在代表的建议下,结合上级方案和小区实际情况,社区确定了3个“充电驿站”的建设场地。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3个“充电驿站”都在室外,和居民楼也有20米开外的距离。施工人员表示,“充电驿站”使用的建设材料都是不易燃烧或阻燃的。“充电驿站”有白色的遮雨棚,遮雨棚下面还安装了烟感器、干粉灭火器和摄像头。一旦有电动自行车着火,烟感器将发出报警声,干粉灭火器则会朝着着火的地方喷出干粉,同时安保人员也能通过摄像头看到“充电驿站”里发生的情况。 集士港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集士港镇将规划设置100个“充电驿站”,待各个社区上报批复后就可以进行施工建造。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王雯雯 王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