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青 通讯员项聪颖)昨天下午1点半,宋诏桥小学五年级的36位同学开始了他们与众不同的一堂课。开阔的“课堂”、千年前的“课本”、带着扩音器的“老师”,边走边看边玩游戏的“课程”———这正是在宁波博物馆与宋诏桥小学共同举办的越窑青瓷互动体验之旅的特别课程。 宁波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第二课堂和市民的终身课堂,此次与宋诏桥小学合作启动新的教育试点工作,以宁波的名物越窑青瓷为主题,开展为期约三个月的实践课程。通过6堂连续课程,学生们可以学习体验陶瓷器制作的全套流程,包括拉胚、修胚、上釉等工序,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陶瓷器,在实践中了解越窑青瓷,学习海洋文明的发展史。 昨天是本次课程的第一堂课,36位小学生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踏上了专为他们准备的宁波历史之旅。很多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到博物馆,他们看着河姆渡古朴的陶制品、优雅的唐代秘色瓷、造型各异的越窑青瓷啧啧称奇。本次课程与一般讲解最为不同的是,宁波博物馆安排了“随堂抽问”的环节,但是这里的抽问比起课堂上,可是轻松不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悄然流逝,不仅是小朋友,连带队的老师都显得意犹未尽,对于接下来的陶器制作课程,学生们更是跃跃欲试。 宁波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接待参观游客超过100万,其中未成年人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自开馆以来,宁波博物馆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也形成了“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流动博物馆”、“东方讲坛”等一系列活动品牌,力求让青少年在实践中获得乐趣,在传统教育之外,开拓更广更新的实践教育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