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著名藏族女登山家潘多在无锡因糖尿病并发症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5岁。39年前,她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顶的女性。生长在珠峰脚下的潘多,藏语名字的意思是“有用的人”。她曾深情地说:“是祖国让我成了有用的人。” 潘多193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西藏农家,幼年时她经常背驮六七十斤货物往返于喜马拉雅山脉间。1958年,19岁的潘多加入中国登山队开始“攀登”生涯。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95米公格尔九别峰,潘多一次次打破世界女子登山高度的记录。1975年,她和队友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在世界之巅留下一份心电图纪录。虽然只差11天没能成为世界上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但她仍是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顶的女性,同时也是新中国登顶珠峰的第一位女性。从国家登山队退役后,潘多就随丈夫邓嘉善回到丈夫老家无锡,在无锡市体育局工作。这个藏族儿女,在江南度过了她人生的后30多年。 无锡市的海拔只有5米,虽然不再有高山,但潘多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攀登”。 邓嘉善回忆说,刚来无锡那会儿,语言成为潘多面前的巨大障碍,虽然有普通话这座桥梁,但很多无锡人在平时还是会讲无锡话,要开展好工作,江南的吴侬软语一定要能懂,这是潘多给自己的第一个目标。虽然难度不小,潘多还是很快迈过了语言关。无锡市体育局的一位老干部说:“开始觉得她是国家功臣,过来就是来养老的,但很快我们就发现,她把那种登山精神都带到工作里来了,很明显能感到不一样。” 1998年退休后,潘多仍没有停止自己“攀登”的脚步。退休那一年,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校长程彪“三顾茅庐”,说动潘多出任名誉校长。“我当时说,我们学校是新建的,我们想把‘苦’字面前不摇头,‘难’字面前不低头,‘死’字面前不回头的攀登精神作为我们学校的办学精神,她才肯来当这个名誉校长。”程彪说,虽然是名誉校长,但潘多基本上每个月会到学校来。后来又有了同洲手球联盟,她也做了名誉主席。在自己更熟悉的体育领域,她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个联盟从最初的8所学校,到现在已有上百所学校加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潘多成为八名护旗手之一,2009年获得最具影响力的新中国体育人物提名。这些个人荣誉已然辉煌,但潘多最大的渴望却是“为教育事业再登一次顶”。 如今在同洲模范学校的潘多体育馆前,伫立着一个一只手握冰镐直指蓝天的雕塑,这只手的原型是潘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