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新华社资料照片) |
4 G将催生更多应用服务,为互联网开启下一个20年 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周文林 魏宗凯 张辛欣 郭宇靖)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宣告了中国成为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 随后的20年,是互联网给中国经济与生活带来巨变的20年,创新的精神、新的应用伴随着网络拓展的范围而不断延展。中国人“触网”的20年,凸显的是发展,是改变,是超越。 去年网售1.8万亿元 许多老网民还记得当年用“猫”拨号上网的场景,调制解调器单调刺耳的鸣叫声之后,获得的是连接外面世界的喜悦,那时光至今难以忘怀。 落后的“猫”早已淘汰,中国互联网一路疾行。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这个人口大国快速成为互联网大国的生动足迹。 2008年6月,中国网民数达到2.53亿人,跃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人,继续稳定增长。 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全年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互联网快速发展带动信息消费稳步增长,已成为提振经济的新引擎。 “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行,20年,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基础支撑,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表示,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格局和信息传播格局,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并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给中国社会带来全新气象。 腾讯当年差点卖掉 如今,从社交到教育,从订机票到移动支付,从网上购物到出行打车,互联网已无处不在。博客、微博和微信的普及,让个体网民成为创造者、建设者和分享者,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力量。开放、共享、自由、平等、创新的互联网精神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00年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全球互联网很快遭遇冬天,随后倒下了多少胸怀互联网理想的英杰。腾讯公司创办人马化腾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当年公司困难时差点卖掉,幸亏最后忍住了。 20年“触网”付出的汗水与进步,让中国得以用更加前瞻的眼光来思考如何从一个网络大国成为网络强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受到互联网的重要性。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是中国崛起的催化剂,未来更将成为中国崛起的引擎。互联网催化之下全民爆发的互联网精神和创业精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呼应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助力并成就了中国崛起。互联网精神与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改变,已经唤起了中国人的“网络强国梦”。 4G开启下一个20年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4G基站总规模超过25万个,用户规模大幅上升,4G发展迈出坚实第一步。电信基础设施是互联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说,4G将催生更多应用服务,拓宽互联网产业链,为中国互联网开启下一个20年。 基于4G的强大带宽,互联网将从文字全方位过渡到语音和感知,从个人移动转变为服务移动和环境移动,并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让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胞变得更加“智能”。届时,网络“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和服务模式将在全产业链范围内得到贯彻和实现。 “2013年中国移动用户月均流量为165MB,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为约4个G,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带来的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市场。”邬贺铨说,得益于带宽能力的提升,未来20年,产业链上下游的壁垒将打破,新技术、新应用和新空间不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催生,中国互联网将拥抱一个可期可待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