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小平 通讯员龚艺群 黄艳艳)昨天本报都市新闻版推出了“拒绝噪音,共同护考”专栏,江东王家社区广场舞带头人、居民石雪燕看到报道后,主动来到社区和社区干部商量:将每晚在休闲广场上的跳舞暂时停下来。“大家都是过来人,以前家里也有孩子参加过高考或中考。现在轮到别家的孩子了,相信大家都会理解的。”石雪燕说她晚上去广场,通知每一位来跳舞的居民。 “这几天广场上咋没跳舞的人了?冷冷清清的,是不是被取缔了?”近来北仑大碶街道学苑社区的居民有些纳闷,“以前附近广场每天傍晚会传来音乐声,习惯了。现在突然一停,感觉像是住到了另一个城市!”社区居民叶大妈说。 叶大妈说的这个情景,始于今年5月20日。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学苑社区有5532户居民。上月中旬有居民到居委会求助,说他们家的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一家人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孩子也加足了马力,全力以赴备考。“可是,晚上广场跳舞音乐声,强烈的节奏让孩子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复习,能不能暂停广场舞啊?” 居民们的焦虑,跳舞的大妈大婶们也感知到了。虞萍萍、康幼芬是“跳舞队”队长,随着高考临近,她们几个队长商量:为了孩子,能不能暂停“广场舞”?当她们把想法告诉队员,近百个“舞者”一致表示同意。 “不过我们的很多队员也没闲着!大家来到社区舞蹈室,在无声中一起练舞呢!”居民吴树萍告诉记者,她们这段时间正在排练一个新的舞蹈,打算日后再向大家推广。 本报讯(记者黄合 海曙记者站毛一波)昨日上午7时,海曙马园公园一改往日舞客云集的热闹气氛,一片宁静祥和。原来,从昨日起,社区大妈暂停“广场舞”,为考生营造安静的备考氛围。 五十出头的卢秋敏,是马园社区文体团队负责人。上周起,为了减少对居民生活的打扰,她们将广场舞的活动时间集中到每天7时至8时以及19时至20时两个时间段,并把声音控制在55分贝以下。 这几天高考临近,卢阿姨等人碰头一商量,决定把自个儿的运动时间让步于孩子的学习时间。“读书十多年就为了这几天,多不容易!与孩子们相比,我们‘停跳’又算得了啥!”卢秋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