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下行压力已明显影响到土地市场。刚刚过去的5月,土地交易市场急剧降温,土地市场底价成交、流拍现象频出,土地成交面积和金额同环比大幅回落,而房地产企业拿地愈趋谨慎。 5月土地市场降温明显。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5月份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量和成交均价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一线城市量价齐跌更为明显。 数据显示,5月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388.6万平方米,创近两年来新低,环比下降35.6%,同比下降41.6%;成交均价为7012元每平方米,环比下降13.3%,同比增长37.1%。除深圳外的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量同比均出现下降。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同比也是量价齐跌。5月,二线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1518.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5.5%,同比下降22.9%;成交均价2012元每平方米,环比下降4.8%,同比下降7.1%。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5月土地市场底价成交、流拍现象有所扩大,成都、昆明、杭州、南京、佛山、长沙等热点城市未能幸免,多次土地拍卖均出现流拍地块,即使成交也多为底价成交。一线城市也不同程度冷场,此前上海计划推出的2幅地块就因无人竞买而延期拍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各线城市土地市场降温并再次产生分化。对于三、四线城市以及目前成交量疲乏、库存量偏高的二线城市来说,房企拿地意愿更是普遍减弱。 面对着楼市、地市双双遇冷,地方政府在推地方面亦现分歧。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土地几乎“断供”,而成都、沈阳等城市冒险加大推地力度,另一些城市则下调了供地总量。(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