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数据令人振奋。 今年一季度,宁波实际吸引香港投资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66.3%,占全市外资总额的84.7%。香港成为宁波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到今年3月底,市外经贸局累计核准企业对香港投资29.1498亿美元,企业实际在港投资14.8037亿美元,其中一季度投资1.3058亿美元。香港是宁波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 香港也是宁波第八大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宁波对香港进出口总额为5.6396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占全市外贸总额的2.6%。 血缘相亲、人文相近、经济相融……宁波与香港有着特殊的渊源,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帮”有半数集中在香港。这些爱国爱乡人士,怀着对家乡特殊的感情,投资兴业,牵线搭桥,为甬港两地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特别是自2002年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举办以来,两地以此为载体,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经贸和人员往来更加频繁。 今天,甬港合作正在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正如香港工业总会副会长孙启烈所说,宁波已经不具备低生产成本的条件了,但是宁波有人才,香港的一些高端制造业可向宁波发展。宁波也可以把香港作为走向国际市场的“桥头堡”。 2004年以来,我市在每年8月的香港美食博览会期间,组织数十家农业龙头企业赴港举办宁波优质农产品展,上千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深受香港市民和商家好评。不仅如此,不少企业还借“港”出海,把产品打入东南亚、欧美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香港贸发局每年举办30类专项展览,世界各地有超过50万个买家前来参加,可以说是亚洲最全面的采购平台。宁波的企业可以通过参加香港的展会,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自身产品打开国际大市场。 香港作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金融领域的合作,成为近年两地间深化合作的一大亮点。屹东电子、申洲国际、捷丰家居、利时塑胶……目前,我市已经有7家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总融资额46亿港元。甬港双方在资本市场的合作是双赢的,我市企业在香港上市,也给香港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带来诸多商机,香港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宁波。 当前,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已经初现端倪,香港、宁波作为分处我国最具活力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国际港口城市,两地之间不仅在制造产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而且在服务业发展上存在着较好的互补性。这为甬港携手开拓国际市场、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重要机遇。 专家认为,宁波经济转型提升需要开展新一轮国际招商,助推民营企业国际化、服务业国际化、制造业国际化、现代农业国际化。在推进过程中,利用好香港这一国际化大平台,尤为重要。 每年的宁波服装节,忻元甫都会率团参加,此次“两会两展”,记者再次见到了他忙碌的身影。在展会间隙,记者采访了这位乡音未改的现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多年做企业的他深有感触地指出,企业要转型升级、走向国际化,保证质量才是根本。 自1980年8月成立至今,香港甬港联谊会已走过了34个年头。忻元甫告诉记者,在香港甬港联谊会成立两个月后,宁波甬港联谊会也成立了,“这是全国唯一的双向联谊会,为甬港两地良好的互动交流作出了贡献。” 作为现任会长,忻元甫对会员浓浓的爱国爱乡情怀非常自豪,“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香港甬港联谊会会员在家乡捐资办学、建老人院、修桥、筑路、建设新农村等,捐资总额超过5亿元。”忻元甫如数家珍,“近几年,香港甬港联谊会会员中被授予宁波荣誉市民的人数是各同乡会中最多的,今年浙江省授予的10位爱乡楷模中,香港甬港联谊会会员就占了3位。” 忻元甫认为,香港宁波帮人士“情系家乡、造福桑梓”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并无声地感染着新一代的香港宁波帮人士。今年4月下旬,忻元甫率领“活力宁波·薪火相传”香港访问团来家乡访问,“这为香港新生代青年更多地了解家乡、和宁波工商界年轻一代更多地沟通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忻元甫表示,“老一辈的传帮带不仅坚定了香港宁波帮青年一代回报家乡的信念,而且他们在技术、科技上的创新,也能为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 对于家乡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忻元甫深感欣慰,谈到现在企业迫在眉睫的转型升级时,他更是感触良多。“企业产品确保质量才能增加竞争力,这是宁波企业面对全世界的竞争对手时最首要做到的一件事。” 忻元甫认为,目前宁波还没有一个世界顶尖的品牌,宁波的企业要转型升级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多种合力。“政府要完善政策、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帮助企业产品走向世界,同时要以人为本,重视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此次“两会两展”有16个国家参展、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人士来到宁波洽谈,让忻元甫感受到了宁波经济的活力,“如此大规模的展会对宁波扩大视野特别有帮助,把客户请进来,让自己走出去,为宁波和世界的贸易往来搭建了一座好桥梁。” 把握新趋势 探索新路径 加快推进宁波城市国际化 卢跃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二处处长 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正处于深刻变动和调整之中,宁波要准确把握城市国际化的六个新趋势新要求。 一是深化扩大国际合作成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基本路径。构建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紧密型的国际合作体系,已经成为国际化城市的共识和行动。 二是全方位国际交流合作成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共同方向。经济与非经济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均衡协调发展成为国际化方向,国际化先进城市比以往更加注重提升非经济领域的国际化水平。 三是打造开放门户成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战略支撑。完善发展区域性平台、功能性平台、载体性平台、合作性平台、服务性平台等,打造开放门户,提升全球资源高效配置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四是培育功能特色成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国际化城市尤其是专业性国际化城市高度重视总部经济、人才集聚、国际会展等特色功能的培育,来带动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 五是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关键动力。加大改革力度,努力营造更加开放、更有优势的制度环境,成为国内外城市推进国际化的重要趋势。 六是城市群联动国际化成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形式。通过城市群的内外联动和紧密协作,发挥群体效应,协同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新的趋势,城市群、都市圈间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城市国际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当前,推进城市国际化在我市的发展战略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宁波要积极主动转变国际化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与现代化更加融合,富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宁波特点,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新型国际化路子。在推进宁波城市国际化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探索和走好六大路径。 一是以国际强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为核心,形成国际化城市新支撑。在国际贸易物流港建设、现代化国际空港发展、区域性进口中心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推进和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创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是以深化扩大国际合作为主攻,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施经济合作区建设计划,重大国际峰会论坛引进计划,国际合作渠道拓展计划,国内合作深化扩大计划,扩大丰富与国内外城市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的国际合作内容。 三是以发展总部经济为突破,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促进总部经济与外贸、外资、“走出去”和开放型市场网络体系的结合,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四是以社会文化国际交流为重点,形成城市国际化新格局。积极实施社会文化、创新资源、生活环境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形象宣传计划,着力提升社会文化综合环境等领域的国际化水平。 五是以重点平台建设为基础,形成城市国际化新引擎。加快构建国际化的区域性、功能性、载体性、合作性和服务性等五大平台体系,着力抓好一批辐聚力强、具有全局带动力的重点平台建设。 六是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关键,形成城市国际化新动力。围绕政策优化、贸易便利化、国际化成果共享、先行先试等领域,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城市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