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兴邦 李广华 叶向群 中基集团 远大物产 协办 “当今世界最时髦的购物方式是什么?” 新加坡亚太宇航物流集团行政总裁苏敬全6月27日晚在接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新加坡纪行采访组采访时,首先反串角色向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 “网购。” “太老了!” “海外代购。” “已经out了。” 看到记者有些疑惑,苏总自己揭开了谜底:“如今最时髦的购物方式是畅游全球购物网站。” 身高有一米九的苏敬全,性格豪爽、直率、幽默。他交替用英语和闽南话向记者介绍,作为第六代华侨的他出生在新加坡,生长在新加坡。自航空学校毕业后,苏敬全与飞机打了四十年的交道。他开过飞机,修过飞机,目前又用飞机把客户畅游全球购物网站后购买的货物送达千家万户。 “现在网站购物太方便,但商品是不可能像电子信号那样,瞬间飞至顾客身边。没有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物流过程,顾客照样不能达到快速消费的目的。”苏总说,他所在的新加坡亚太宇航物流集团,是一家新兴的长途航线国际空运承运公司。它拥有波音B747-400、B777-200ER、空客A330等机型飞机,兼营客运和货运业务,主要从事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地让货物飞至顾客身边的工作。 “凭着四十年航空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宁波在发展航空物流产业上有众多独特的优势。第一,宁波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部,长江经济带和中国沿海经济带在这里交汇,地里位置优越。进入宁波后的空运货物,在输往中国各地的距离几乎相等,不用多走冤枉路。这可以大大提高航空货物的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第二,宁波具有国际化大港口的优势。这里水深浪小,自然条件优越。从宁波港去年公布的数字看,宁波港目前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2013年,集装箱吞吐量已有1670多万标箱,居中国第三。第三,宁波拥有保税区、梅山保税区、栎社保税物流中心等许多特殊监管区域。这可以为航空货运的发展提供诸多便利和优惠政策。第四,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特别是服装等体积小的日用消费品,可以借包机业务走空运渠道,做大快速跨境贸易业务。此外,加上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大背景,宁波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在货物与顾客间架起一座快速飞渡的桥梁,成为中国的‘流通仓库’。这也将是宁波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中的最大优势。”这位一年至少三次来宁波考察投资环境的新加坡亚太宇航物流集团行政总裁,对宁波发展航空物流业务充满信心。 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任月红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目前,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等正在制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具体规划。相关沿海省市积极实施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谋划和推动创新举措。 研究探寻合作契合点。泉州承办了“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还在华侨大学设立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福建省派出了高水平专家队伍赶赴东盟国家寻找合作新契机。 全力打造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平台。汕头规划建设36平方公里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南宁则把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论坛升格为今年东盟博览会的主论坛,提出以博览会的“钻石十年”服务好中国—东盟合作的“钻石十年”。 共同开发港航资源。国家层面正积极推进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以及泰国等国家设立相关港口或机场。香港的和记港口公司已与印尼等东盟国家合作共建多个港口,并对港口进行控股运作。深圳将打造海上丝路航运枢纽,提升深圳港对亚洲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地区的辐射能力。 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海南提出鼎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综合试验区和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广西将进一步加快海陆空交通航线建设,推动与东盟,以及太平洋、印度洋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积极推动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自李克强总理去年10月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2+7合作框架”后,泛北部湾、海南等区域都有较大动作。海南提出新建三沙国际货物中转中心,充分利用自贸区“原产地”政策,做大做强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扩大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合作关系。潮汕等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本土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的政策措施。湛江已建立起一座占地超1500亩、投资超120亿元的东盟城市综合体和一个东盟产业园。 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城市关系。目前,广西省与东盟结成友城38对,列各省市第1位,其次分别为云南20对,广东11对,福建8对,海南7对,浙江仅有杭州与菲律宾碧瑶市1对。 各地举措 走街串巷察“民生” 本报记者 温兴邦 李广华 叶向群 在新加坡的行程虽然只有一天半,但我们还是挤出时间试图走近当地普通百姓的生活:他们住怎样的房子,又是如何解决“肚子问题”的?因为有宁波留学生金文做向导,这一切就变得顺畅了许多。 排档 工薪阶层的首选 新加坡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如果是双薪家庭,就基本没有时间在家里做饭,所以他们大多会选择在外面吃。大量人口在外就餐,催生了新加坡的平民餐饮业。找个吃饭的地方非常容易。我们去的纽顿食物中心,是一家平价排档。上午11时不到,这里已有不少顾客了。一些人边吃边翻阅报纸,显得悠闲自在。每份快餐,5元至10元新币。 令我们感到新奇的是,擦桌子、收拾碗筷的服务员好多为两鬓斑白的老人,真可谓老有所为啊。 地铁 城市交通的主力军 坐过宁波地铁的市民都知道,地铁站台与轨道之间隔了一道透明的玻璃墙,这样大大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据说,全世界率先使用这道“安全墙”的,是新加坡人。所以体验新加坡地铁的愿望,早已有之。 进入纽顿站,感觉新加坡的地铁有些旧了。但与新加坡的马路一样,这里也是一尘不染;些许的老旧,反而呈现出某种老牌贵族的味道。 如何悉心而持久地维护好地铁,也是摆在宁波人面前的一个课题。 组屋 看上去很朴素 组屋究竟是什么模样?带着好奇,我们来到了一个楼梯口标有“甘榜格南滑铁卢居民委员会”字样的小区。 这是一幢17层高的组屋。我们坐电梯到达顶楼,一位大爷打着赤膊正在阅读华文社区报。透过他家窗户,见室内装潢、摆设都十分简单,远不及当今不少中国家庭富丽堂皇。隔壁出来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自称从事多媒体工作。爸妈加上兄弟俩,住两卧、一厨一卫房子。小伙子说,他一出生就住在这里。这里是个老小区,如今新盖的组屋各方面条件都会好许多。 陪伴我们参观的金文介绍,组屋尽管是“经济适用房”,但地段好坏房价差距也不小。三室两厅的住房,假如地段好,要卖60万左右新币,但普通的30万新币就够了。 一位宁波姑娘眼中的新加坡 本报记者 温兴邦 李广华 叶向群 金文在新加坡生活了13个年头。这位宁波效实中学初中毕业,15岁赴狮城求学,进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的姑娘,如今在新加坡一家投资银行工作。 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半个鄞州区大小,人口540万。然而这个袖珍国家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现代化经济强国。 听说我们在新加坡采访,金文特意赶到我们住宿的宾馆,然后热心地陪同我们体验新加坡的地铁,实地踏看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还通过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感受,帮助我们解读新加坡。 他们如何留住各路人才? “新加坡推崇精英治国。作为一个面积很小的岛国,新加坡几乎没有什么自然资源,所以政府认为人才是他们唯一可以倚靠的资源。” “新加坡政府愿意以移民方式吸引高端人才,用提供奖学金的方式吸引优秀的年轻学生。每年新加坡政府都会用奖学金从中国以及东南亚招揽大批年轻学生,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效实中学的一些学生。当然,作为回报,这些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本地工作两到六年来履行他们的服务合约。很多人一旦开始工作,也就在这里扎根,最终融入了新加坡社会,也实现了当初政府吸引外来人才的初衷。” 他们如何治理交通拥堵? “说到交通,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期,这里也不会出现像北上广那样长时间的拥堵现象。这是因为政府一方面在高峰期主要通道设置了高价电子过路费系统,以达到交通分流的目的;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拥车证’来抑制车辆的拥有量。你一旦买了私家车,就必须同时购买一本代价不菲的‘拥车证’。去年,拥车证的价格高达9万新币(约45万元人民币),今年6月才回落到6万新币。拥车证的使用期限为10年,10年之后又得买新的拥车证。政府此举旨在鼓励新加坡居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他们如何解决居住问题? 在新加坡街头,随处可见大面积的草地,马路也开阔,花园城市的称号名不虚传。那么,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又是怎样? 金文说:“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全世界有名的‘组屋’社会福利政策。大约80%的新加坡人住在组屋,剩下的住在私人住宅里。所谓‘组屋’,相当于国内的经济适用房。由政府统一建造,价格非常低廉,但每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一般的年轻夫妇工作五六年,可以攒足买组屋的首付,拥有自己的房子。” “我目前租了套一室一厅的私人公寓。私人公寓一般配有游泳池、健身房,相较于组屋,设施算是比较好的。” 他们如何养老? “我个人觉得,新加坡没什么养老的概念。新加坡不是福利型社会,养老完全靠自己。” “新加坡人每个人每个月收入的一定比例要缴纳到中央公积金的户头,到了退休年龄之后才可以慢慢从公积金户头里面提取。换言之,个人年轻时候存多少钱,老了就有多少养老金,政府并不会进行额外的补贴。因此很多新加坡老人是活到老工作到老,现在一般到75岁退休。” “老一辈的新加坡人,由于年轻时工资不高,缺乏足够的养老金,于是退休后就会继续去餐厅收盘子,或者开出租车来维持生计。每当我在餐馆看到那些白发老人在端盘子,心里颇有点不是滋味。不少人年纪大了,会把大组屋卖了,换成小的居住,以此补贴养老费用。” 新加坡 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 新加坡是亚洲美元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在绿化和保洁方面的效果显著,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柔佛海峡 峪廊 牛车水 圣陶沙 樟宜 东海岸 纽顿食物中心一角。(励军辉 摄) 外资 截至2013年底,新加坡在宁波累计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290个,合同外资12.2亿美元,实际外资7.3亿美元。 新加坡在宁波投资的主要行业有:房地产开发、电池、造纸、旅游、模具、服饰等。 外贸 2013年,宁波市对新加坡进出口9.42亿美元,其中出口4.10亿美元,进口5.32亿美元。 主要进口商品:初级形状的塑料、二甲苯、成品油、苯乙烯、废金属等。 主要出口商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镍,集装箱,钢铁或铜制标准紧固件等。 外经 截至2013年底,宁波累计批准在新加坡投资的企业和机构36家,核准投资额8291万美元,实际投资额3781万美元。 宁波在新加坡设立的主要企业(机构)有:宁波海运(新加坡)有限公司、新加坡南洋天兴有限公司、欧美亚液压设备有限公司等。 小贴士 宁波和新加坡经贸情况介绍 新加坡地铁。(励军辉 摄) 一位大爷在组屋走廊上读报。(励军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