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爱村如家”的女支书

黄合+章燕飞+续大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天起,本报推出“百姓喜爱的村(社区)支书”栏目,陆续报道一批基层一线深受百姓喜爱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讲述他们长期扎根基层、倾情服务百姓的生动故事,报道他们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的辛勤实践,以期在我市形成学习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位于鄞州区西翼的集士港镇岳童村,有位名声在外的村党支部书记,她的名字叫汪莉萍。

  以身作则治环境,一抓到底忙拆违,亲力亲为做实事……都说农村工作最复杂,但汪莉萍一做就是25个年头。在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汪莉萍把村民当作家人,把村子当作自己的家,悉心耕耘。

  “‘阿萍’说话很硬气,别人不敢啃的硬骨头她敢碰,别人不愿做的苦差事她一肩担,她为村子做的事体扳着指头都数不清。”汪莉萍的付出,岳童人默默记在心里。每一次换届,汪莉萍的得票率均超过九成。

  以“公”为秤,把一碗水端平

  去年下半年,一条规划道路要从岳童村经过,需要征地拆迁。仅仅半天时间,涉及70余亩土地的几十户人家全部签字同意,明年10月,这条连接轨道交通高桥站的道路就将顺利通车。

  “阿萍办事公道,阿拉都相信她!”签字村民的一句话,让“当家人”汪莉萍至今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在农村,总得跟征地、计生、拆迁、拆违等诸多问题打交道,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村干部将如何处理?是否在为自家亲戚谋好处?所有人伸长脖子在一旁盯着瞧。

  “在村里做事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只有这样,村民才能信任你、支持你。”汪莉萍说,她心里有杆秤,秤砣就是岳童村“众家”的利益,有了这杆“秤”,她可以把腰杆挺得直直的。

  2013年的一天,一村民找到汪莉萍诉苦,他在水沟旁边种了香椿芽,恰好这里要征地造路,希望村里能给自己一些赔偿。

  汪莉萍的脸沉了下来。她心里很清楚,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只有承包土地上的作物才可以赔偿。这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小阿弟”,今天是托关系求情来了。

  “阿姐好赔一定赔给你,但是这个是集体的东西,一定得按照规矩做!”没想到话音刚落,这位村民激动得一下提高了嗓门:“就这么点小事都不能通融?这钱又不是从你口袋里流出来的!”

“不行,规矩就是规矩,一定要公平公道!”执拗的汪莉萍始终没有松口,在她眼里,是非黑白是清清楚楚的,容不下灰色地带。

带头拆去表姨夫家的违建,拒绝企业主不怀好意的钱款,一个人代表村民和相关单位谈判,精打细算为村里修桥铺路……在岳童村,汪莉萍留下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

“阿萍,你的性格真是‘天下第一硬’!”村里的老会计范怀风总喜欢这么跟汪莉萍半开玩笑。共事20多年,老范心里很清楚,阿萍心里装着村里大小事,有时就算吃了安定片也整宿睡不着。

勇于担当,小村八年无违建

2011年初,集士港镇干部到村里挨家挨户丈量房子。和其他村子违建“遍地开花”不同,岳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村竟然没有一户人家有违建。“我们很吃惊,没想到一个村子竟然能做到这个程度!”

汪莉萍说,做农村工作很多时候要“受委屈”,但村干部绝不能因此“畏难”,而应该主动担当。“就像孩子出生都得经历妊娠,村庄的发展同样会有‘阵痛’。只要是对的,就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

搭个棚子,拓宽点空间,在过去的农村,这是司空见惯的“老事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村干部会自动绕道走开。不过汪莉萍却盯牢了这块“硬骨头”,2007年一开春,她就领着村里的党员代表,真刀真枪地进行拆违。

2009年5月4日,恰逢法定休假,汪莉萍在村里巡逻。走到村子西口,一户外来务工者正运来砖瓦水泥,趁着节假日违章搭建。汪莉萍径直迎了上去,在她看来,一定得在违建成形前加以制止,不然村子的风气坏掉了,拆违代价也更高。

在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她叫来城管人员进行现场拆除。没想到,户主两个人高马大的儿子,拎着斧头,冲进了狭小的村委会办公室,一边谩骂,一边把办公桌砸出了个大洞。在暴力报复下,负伤的汪莉萍被急救车送进了医院,眼睛重伤,视力从1.2降到0.6。

5月底汪莉萍出院,拖着尚未痊愈的病体,头一件事就是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我们岳童村有1700多村民,办事情要考虑的是大多数村民的利益。以后如再有人违章搭建,我还是要一抓到底!”

汪莉萍的话,句句掷地有声。从此,她也在方圆百里出了名,大家都知道岳童村有个“胆很大”的女支书,村里也再没有出现过违章建筑。

“连续8年没违建,整个鄞州就阿拉这个地儿!”每次有客人来访,72岁的村民陆品法就喜欢这样介绍自己的村子,言语间充满自豪。

以“情”为纽,把心放在村子上

“把心放在这里,就没有干不好的事。”虽没有高楼大厦、洋房别墅,但岳童村红花绿树,村容整洁,村民和谐共处;这里的一草一木,小到河道边每一块花岗岩的选择,大到村里登山步道的修建,无不倾注着汪莉萍多年的心血。

村民周月林记得,就在10年前,岳童村还是顺口溜里“道路高低不平,河道‘跌倒爬起’,垃圾到处可见”的破样子。是汪莉萍领着全村村民,一点点从小事做起,让岳童村蜕变成整洁美丽的新农村。

  当时,岳童村沿街都是“简易厕所”,路口的厕所要填掉,就连泥水工都不愿意接这活儿———是汪莉萍捋起衣袖,亲自上阵现场指挥。那一整天,她只在中午时匆匆吃了一口饭;等到晚上回到家,身上早已恶臭阵阵。

“一个女同志能够做到这样,我们看了真的特别感动。”忆及往事,周月林无限感慨。

村民生重病一夜致贫,汪莉萍挨家挨户帮着筹集救助金;残疾人生活乏人关怀,汪莉萍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嘘寒问暖;连日暴雨,汪莉萍天天往几个地势较低的农户家跑……

前阵子,上级领导给村里推荐了个工业项目,投资方几次三番想邀请汪莉萍吃饭“面谈”,但她始终不为所动———在她心里,有一个“岳童梦”:在这块村中心区域进行新农村改造,配套上老年活动室、医院、菜市场等设施,让岳童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舒心。

“在其位,谋其政。村子就是一户人家,每一件事情都得精打细算。”汪莉萍说,一有时间自己就会思考,在还有能力还有精力的时候,该为村子为村民多做些什么。

“全国百名优秀女村官”、“浙江省‘三八’红旗手”、“市‘三八’红旗手”……一项项个人荣誉,被汪莉萍锁在了柜子里;“年度先进工作集体”、“信访工作示范村”、“生态文明示范村”……一块块集体荣誉牌匾,却高高地挂满了墙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