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感触最真切的,是孩子变得有礼貌,懂得感恩了。”日前,在宁波外事学校举行的“家长开放日”上,小轲母亲言语中满是感激。过去的小柯有些叛逆,不过一系列“德育”课程让他找回了人生坐标,去年还在学校的“千分制”评估中脱颖而出,成了校千元奖学金的获得者。 “我始终认为,教育应该回归‘育人’的本质,要做到点滴改变,静待花开。”校长俞毅“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正是该校一直以来坚持的“德育”理念。 据该校政教处主任石峰介绍,早在十多年前,一场旨在养成学生“德行”的综合评估就已经在外事学校悄然开展。在校内外做好人好事,加分;在文明岗工作认真,加分;迟到早退讲空话,扣分……一份详细的“千分制”加减分清单,将学生整体素质考核中切出了300分的分值,专门对学生品德操行进行“跟踪建档”。 2004年起,德育“千分制”班级前三的学生,和技能竞赛获奖、学业成绩前三、校三好生等优秀学生一样,拥有了评选校级“千元奖学金”的资格。仅一个学年,就有95个德育千分制突出的优秀学生,获得了校“千元奖学金”的嘉奖。同时,学生的“千分制”得分与就业推荐直接挂钩,每十名划分一个等级,毕业推荐时,按等级顺序推荐。 德育,不是空对空的说教,而是化为点滴的润物无声。去年起,围绕“心向善,志高远”的校训,一场面向各个专业门类学生的“外事星空”评选活动启动,学生们自发推选身边的“小明星”。作为一场常规性的日常“德育”项目,评选活动确立的十大类别中,“孝悌之星”、“诚信之星”、“公益之星”、“文明之星”等品德操行方面的占据半壁江山,也彰显了校方以德为先的价值导向。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德育系列活动持续展开,外事学校的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